消化道变态反应
消化道变态反应为摄入性、吸入性或注射性的过敏原作用于消化道,使局部粘膜发生水肿、渗出、平滑肌痉挛或出血而产生一系列消化道症状。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腹痛和便秘等,亦可产生其他系统的症状。
国外统计消化道变态反应发病率婴儿期约0.5~1%年长儿约0.5%,男孩与女孩之比为2:1。
临床上整个消化道均可出现变态反应性症状和体征:
❶口:婴儿接触橘子、萝卜、番茄、菠菜等食物可发生口周和下颏部湿疹。有些小儿进食蛋、鱼、蟹或坚果等,可发生过敏反应型变态反应,口唇及颊粘膜水肿,甚者舌、悬雍垂、咽部亦发生明显水肿导致喉梗阻而威胁生命。此外接触牙科用药可发生过敏性口炎。巧克力、坚果、柠檬酸、醋酸等也可引起溃疡性口炎。
❷胃: 呕吐是消化道变态反应的一个突出症状。小婴儿可因牛乳过敏出现幽门强烈痉挛而呕吐,常误诊为幽门肥大性狭窄,停喂牛乳则症状缓解。年长儿食物过敏表现为恶心、较剧烈的呕吐、腹泻和腹痛,可伴头痛;亦可呈周期性发作,突然起病,持续数日,缓解一至数周又再发。去除某种食物可控制上述发作,从而提示与食物过敏有关。
❸肠: 表现为肠胀气和肠蠕动亢进,腹部隐痛或绞痛和腹泻等。婴儿绞痛常归咎于牛乳过敏,在哺乳中或哺乳后患儿突然发生绞痛,大声哭吵,颜面潮红或苍白,两手握拳、两腿屈曲于腹部,常排出泡沫状绿色便。年长儿结肠炎虽多认为精神因素所致,但有时也伴发于支气管哮喘,并随某些过敏食物的排除而症状缓解。此外年长儿的胃肠变态反应,常以过敏性紫癜为突出表现。
❹肛门: 蛋、蕃茄、薯类、小麦等可致肛周搔痒。
消化道变态反应的伴随症状可有:
❶皮肤症状如湿疹、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疱疹样皮炎等。
❷呼吸道症状如哮喘。
❸血液系统症状如牛乳过敏可致出血而导致缺铁性贫血。
❹全身症状如严重消化道变态反应可发生致命的休克。
诊断以病史及临床表现为依据。目前尚无合适的免疫学诊断方法,食物中可疑致敏原皮肤试验的阳性或阴性结果,仅作为诊断参考,无肯定或否定诊断价值。临床诊断主要依据排除致敏食物后症状即缓解,待症状消失后,为核实诊断,可再次行激惹试验,若再次进食可疑致敏食物而症状再现,停止该食物后症状又消失,即可诊断。
治疗主要是从饮食中除去可疑致敏食物,婴儿如疑及牛乳过敏,则喂以豆类代乳品。但婴儿发生牛乳过敏后可自然缓解,故停用牛乳后6个月,可试给牛乳以判定过敏状态是否仍然存在。近有报告,于食入致敏性食物前一小时,口服色甘酸钠,可明显减少反应。抗组织胺药物对消化道变态反应通常无效。有休克、喉头水肿和支气管痉挛症状时可应用肾上腺素及肾上腺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