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鹞鱼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水族類 > 脊椎部 > 無鱗 > 海鷂魚 海鷂魚 hǎiyáoyú 亦稱“邵陽魚”、“少陽魚”、“荷魚”、“鱝魚”、“鯆魮魚”、“蕃踏魚”、“石蠣”。狀如盤及荷葉,大者圍七、八尺。無鱗,背青腹白。口在腹下,目在額上。尾長有節,螫人甚毒。皮色肉味,俱似鮎魚。明·李時珍《本草綱目·鱗四·海鷂魚》:“[釋名]邵陽魚、荷魚、鱝魚、鯆魮魚、蕃踏魚、石蠣。時珍曰:‘海鷂,象形。少陽、荷,并言形色也。’[集解]藏器曰:‘生東海。形似鷂,有肉翅,能飛上石頭。齒如石版。尾有大毒,逢物以尾拔而食之。其尾刺人,甚者至死。’” 海鹞鱼hǎi yào yú《本草纲目》鳞部第44卷海鹞鱼(3)。药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