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胆纲Echinoidea棘皮动物门的一纲。体呈球形、半球形或盘状。无腕。骨片发达,愈合成坚固的球形或楯形的“壳”。壳分10个带区;5个具小孔(管足可从小孔伸出),称“步带区”;5个无小孔,称“间步带区”。壳上有能动的棘。借管足和棘运动。壳腹面(口面)中央为口,背面(反口面)中央为肛门,周围有围肛板、生殖板、筛板和眼板。口腔内具复杂的咀嚼器,称亚里士多德提灯。雌雄异体。大多生活在石缝间,少数营穴居生活。种类多。中国沿海约有60~70种,其中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心形海胆(Echinocardiumcordatum )、十角饼干海胆(Laganum decagonale)、细雕刻肋海胆(Temnopheurus toreumaticus)等较为常见。有些种类的卵可供食用,但有的吃藻类,为藻类养殖的敌害。 
常见的海胆纲动物 a.细雕刻肋海胆 b. 心形海胆 c. 十角饼干海胆 d. 马粪海胆 1.壳口 2. 楯板 海胆纲 海胆纲haidangangEchinoidea无脊椎动物,棘皮动物门的1个纲。由于5个腕向反口面弯翻并愈合一起,故无腕和步带沟,整个身体呈半球形、心形或薄饼状。石灰质的骨板发达,构成坚固的硬壳,壳上生有能活动的长棘。壳分10个区、其中5个区较窄,称为“步带区”,上有小孔,管足可从小孔伸出。另5个区较宽,上无小孔,称为“间步带区”。步带区与间步带区相间排列。动物借管足和长棘运动。壳的腹面中央为口,背面中央为肛门,周围有5个眼板和5个生殖板和筛板。筛板上具有多个小孔,是水流的入口处。海胆为雌雄异体,生活在暖海岩石和珊瑚礁底。草食性种类喜食海藻,对海带、裙带菜的幼苗危害严重;肉食性种类以海生小动物为食。全世界约有600种,我国现发现有60~70种。经济价值较大的有紫海胆(Anthocular crassispina)。大连紫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nudus)和马粪海胆(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等,它们的卵可供食用。 ☚ 海燕 马粪海胆 ☛ 0000235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