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潮音 海潮音张大复作。《新传奇品》著录。有《古本戏曲丛刊》三集影印旧抄本。共二十八出。叙观世音本名妙善,为妙庄王第三女。因不满妙庄父蒸食婴儿炼丹恶行,一心皈依佛门。初于白鹊寺落发修行,后至香山寺。其间历经劫难,妙庄王以火焚寺,令武士剜其双目,断其手臂,均不能夺其志。劫满成道,现千眼千手,普度众生。其父悔悟,至香山寺忏礼,大士以德报怨,为其宣扬佛旨。《曲海总目提要》谓其据《香山宝卷·观音大士修道因缘》编写。是昆剧舞台上常演剧目,清末上海三雅园还曾以全本灯戏形式演出。 ☚ 双福寿 紫琼瑶 ☛ 海潮音海潮的涨落有一定的时间,其声音宏壮而远闻。佛家因用以比喻佛、菩萨应时说法的声音。《楞严经》二:“佛兴慈悲,哀悯阿难,及诸大众,发海潮音,遍告诸善男子。”后用以指僧众诵经的声音。宋王安石《临川集》十五《寄福公道人》诗:“楼依水月观,门接海潮音。” 海潮音戏曲。清张大复撰。二卷,二十八出。大复有《醉菩提》传奇已著录。此剧系据《香山宝卷观音大士修道因缘》敷衍成戏。演观世音事言妙庄王第三女,不乐世缘,誓焚修。王怒,令于白鹊寺剃发,受诸勤苦,大士怡然。王知益加震怒,令焚其山。大士运神力遁去, 遂至香山修行。时妙庄王有疾,药不能疗。大士即化梵僧,为其疗疾。王知大士无恙,愤甚,率武士至香山,剜其目,复断其臂而回,后大士即现千手千眼。王闻始悔悟,夫妇率二女,暨阖宫眷属,诣香山忏礼,大士为说法要,父母俱大悟,皆得无上正等正觉,全系佛家故事。有程氏玉霜簃藏旧钞本,《古本戏曲丛刊三集》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