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潮叹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潮叹

海潮叹

清诗篇名。七古。吴嘉纪作。见《陋轩诗》卷一。清康熙四年(1665)七月三日,苏北沿海地区飓风大作,海潮高涨,漂没亭场庐舍无数,男女壮丁死者数万人。飓风凡三昼夜始息;潮退后,草木尽枯死。作者悲天悯人,遂作此诗。诗中着重反映了飓风激潮给沿海居民所造成的严重灾难以及官府并未因此对灾民有所体恤,盐捐粮税照收不误。全诗纯用白描手法,质朴平易,不事雕饰。

☚ 髯绝篇,听司空耿伯良叙述,诗以纪之   舟中见猎犬有感 ☛

海潮叹

 

吴嘉纪


 飓风激潮潮怒来,高如云山声如雷。
 沿海人家数千里,鸡犬草木同时死。
 南场尸漂北场路,一半先随落潮去。
 产业荡尽水烟深,阴雨飒飒鬼号呼。
 
 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征课促残生。
 敛钱堕泪送总催,代往运司陈此情。
 总催醉饱入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
 述异告灾谁见怜?体肥反遭官长骂。


 
 这首诗写作背景是:康熙四年(1665)七月三日,苏北沿海地区,遭到了一次特大台风(也叫飓风)袭击,经历三天三夜,大风才平息。大风卷巨浪,海潮高涌,荡没无数亭场房舍,盐民死者达数万人。风息潮退后,留下一片灾象:盐场尽淤泥,草木全枯焦,人畜尸体陈野,惨象实不忍睹。
 诗人就是把这个风灾潮害事件,用实录式的“新乐府体”反映了出来,故称之为《海潮叹》。这个“叹”字的含意,在此并非“一唱三叹”之“歎”,而是叹息之“嘆”。因为在过去,“歎”与“嘆”二字含义不同。《说文》段注云:“歎,与喜乐为类;嘆,与怒哀为类。”所以,通行辞书把“叹”(嘆),训为“吞叹”,即“吞其叹而不能发”的意思。
 

****


 这首七言歌行体的新乐府诗,文辞浅近,主题鲜明,不用详解,就可掌握。因此,本篇只作略讲如下几点——
 一、基本内容与段落层次
 诗篇描写了康熙四年沿海地区盐民们所遭受的风灾潮害和盘剥之苦,一片惨象,历历在目。
 诗篇结构简洁,分两个层次加以反映,即:前八句写深重台灾;后八句,叙人灾更凶。其具体内容是:
 前半首,天灾深重——
 风激潮涌,如山似雷,波及数千里,尽是树拔场荡,犬死人亡,尸漂鬼号。你看,这场风灾潮害多么严重! 真是灾民处于水深风烈之中呵!
 后半首,人祸更烈——
 天灾固然严重,而人祸给灾民带来的苦难更深。你想:堤边残生刚刚苏醒,逼命的“总催”即来征税催赋,灾民泣告阶下,根本不予理睬,请代向上司报灾,反遭一顿训斥。这还不比天灾更凶残、更酷虐吗?天灾毁表损身,人祸则害理伤心,会使劫后余生者失去求生意志,其祸害确是更大更甚!
 二、几处疑难词句诠释
 北场路——场,原指盐场。泰州一带产盐地区,较大的村镇,也称“场”。这里泛指村镇,如“北村”、“南庄”等。路,是地区、方面的意思。如“外路人”,即指外地区人。
 水烟深——水面上的蒸气凝成了水雾,极浓极浓,十分深厚。此深,厚也。
 体肥——是肥胖的官长。把“体肥”置于“反遭”之前,而不是放在“官长”这个名词之后,是为了适应诗歌声律的需要而颠倒了词序。这一句的意思是,“反遭体肥的官长斥骂”。
 残生与产业——残生,即劫后余生。产业,不是广义的生产事业,此处专指煮盐生产。
 总催与运司——前者,指催收粮税的总管;后者是指盐运司,管理盐场事务的长官。
 三、本诗之题旨所在:
 这首诗的题旨是鲜明的,不会被曲解,也不容曲解。它反映了沿海盐民备受天灾人祸之苦,民不聊生;它也揭露了清廷统治者及其下层官吏的扰民酷政。
 这首诗的主题,也代表了吴嘉纪很大一部分诗作的主题。他的一些反映社会矛盾,同情人民疾苦的作品,大都采用乐府体来写的。除了这首《海潮叹》之外,还有《朝雨下》、《凄风行》、《临场歌》、《碾傭歌》、《粮船妇》、《催麦村》和《风潮行》等等,都值得重视。他的诗,不仅反映了民族感情,更多的是表现了阶级矛盾,对封建剥削的罪恶,进行了真切的揭露和深刻的批判。
 正因为如此,清代有不少人都为他的诗集《陋轩诗》作序,指出吴诗具有很充实的浓烈的社会内容和现实性,誉为“……,吴子之以诗为史也! 虽少陵(杜甫)赋《兵车》、次山(元结)咏《舂陵》、何以过?”(陆廷抡语)的确,吴诗中具有杜甫、元结诗作中的那种“诗史精神”。但可惜,当今有些文学史,却将他挤在一群诗人中,用一句话带了过去,并未给予必要的重视。
 四、吴诗的艺术风格:
 对于吴嘉纪诗歌,古今都有若干评议,有论其诗之价值的,也有评其诗歌风格和特色的。今将古人评价和今人论说,一并摘录于下。
 一、古人评价:
 《清史稿·文苑传》评吴嘉纪诗风是:
 工为严冷之辞,……凄逸幽奥,能变通陈迹,自为一家。
 郑方坤《陋轩诗钞·小传》中评:
 ……所撰今乐府,尤凄急幽奥,皆变通陈迹,自立一宗。
 陆德舆《养一斋诗话》云:
 (吴诗) 字字入人心腑,得陶杜之真衣钵。
 二、今人论说:
 刘大杰认为:
 吴嘉纪是清代杰出的诗人。其诗具有充实的社会内容,继承了乐府歌辞和杜甫、白居易诗歌的优良传统; 而以深厚的工力,质朴的语言,白描的手法,遒劲的风格,创造出他自己的艺术特色。
 

( 《中国文学发展史》 <下>)


 游国恩、王起和萧涤非等认为:
 他的诗运思深刻,措辞隽洁朴素,不事雕饰,不用典故; 乐府诗篇具有 “危苦严冷”、“凄急幽奥” 的风格特点。
 

( 《中国文学史》 <四>)


 我认为这两种评价是公允的,符合吴诗实际状况的,应当为我们所采纳。

古典文学作品《海潮叹》原文|注释|精注|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海潮叹

 飓风激潮潮怒来〔2〕,高如云山声似雷,沿海人家数千里,鸡犬草木同时死。南场尸漂北场路〔3〕,一半先随落潮去。产业荡尽水烟深,阴雨飒飒鬼号呼〔4〕。堤边几人魂乍醒,只愁征课促残生〔5〕,敛钱堕泪送总催〔6〕,代往运司陈此情〔7〕。 总催醉饱人官舍,身作难民泣阶下,述异告灾谁见怜〔8〕,体肥反遭官长骂。
 
 〔1〕本诗反映了清康熙四年七月三日,苏北沿海地区发生飓风、海潮给人民造成的灾害,以及灾后统治者依然苛征暴敛。 吴嘉纪(公元1618~1684),字宾贤,号野人,江苏泰州人。曾在北方参加抗清斗争,返乡后隐居,多反映现实之作,其描写盐场生活的乐府诗,暴露了所谓“康熙盛世”的真实面貌,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其诗语言朴素,有些作品具有民歌色彩。 著有《陋轩诗》。
 〔2〕飓风:台风。
 〔3〕场:盐场。 清代沿海产盐地区,凡较大村镇皆称场。
 〔4〕飒飒:雨声。
 〔5〕课:赋税。 促:催逼。
 〔6〕总催:管理收税的头目。
 〔7〕运司:即盐运司,管理盐场事务的长官。
 〔8〕见:被。
 
 这首诗以朴素的语言着重反映了这次飓风给沿海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同时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对人民的凶残压迫,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人民的生活状况。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4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