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滨故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滨故人

海滨故人

中篇小说。庐隐著。发表于1923年《小说月报》14卷10、12号。写五四落潮时期露莎等五个女青年爱情生活的幻灭。暑假时间,她们聚首在海滨互诉身世,憧憬着未来的幸福,但不久便“接二连三都卷入愁海”之中。女主人公露莎敏思多感,急于探索人生的意义,由于无力冲破包办婚姻,理想不能实现而悲观厌世,陷入幻灭的悲哀,最后选择了逃避现实的路。她的女友玲玉、云青、宗莹、莲裳等,或婚姻失意,或失恋悲怀,或消沉隐居,一个个烟消云散。作品反映出资产阶级知识女性在黑暗现实的重压下严肃地探索人生的意义和价值,表现了她们的苦闷和彷徨,具有一定反封建的时代意义。全篇在描写人物对人生问题的焦灼和思索中流露出抑郁感伤的情绪时,文字如行云流水,明丽通畅,富有抒情意味。

☚ 浣衣母   疯妇 ☛
海滨故人

海滨故人

短篇小说集。庐隐著。1925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初版。列入《文学研究会丛书》。收《一个著作家》、《或人的悲哀》、《海滨故人》等短篇小说14篇。

☚ 新歇浦潮   怂恿 ☛

海滨故人

海滨故人

中篇小说。庐隐著。初载于1923年《小说月报》第14卷第10、12号。初收于1925年7月上海商务印书馆版小说集《海滨故人》,是作者的代表作。作品描写露沙、玲玉、莲裳、云青、宗莹等五个女青年曾在海边相聚欢乐,后来当她们旧地重游,露沙已经远去,彼此离情悠悠,空自叹息。她们苦苦地探索人生,提出了“人生到底作什么”的问题,深感社会的恶浊,人生的干枯,人心的险恶。全篇充满感伤情绪,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女知识青年在旧社会所受的压迫,同时也反映了她们思想上的软弱性。正如茅盾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一集·导言》中所指出的:她们“几乎全是一些‘追求人生意义’的热情的然而空想的青年在那里苦闷徘徊、或是一些负荷着几千年传统思想束缚的青年在狂叫着‘自我发展’,然而他们的脆弱的心灵却又动辄多所顾忌。”其中露沙的原型是作者自己,借此,作者尽情披露了自己的心踪,作品文笔美丽,感情热烈,写得亲切自然,但结构欠严谨。茅盾认为: “在反映了当时苦闷彷徨的站在哀乐主义边缘上的青年心理这一点看来, 《海滨故人》及其姐妹篇是应该给与较高的评价的。”

☚ 同情   疯妇 ☛

海滨故人

中篇小说。庐隐著。1923年发表。通过对露莎等形象的塑造,认真探索人生的究竟,对恶浊的社会、人生进行诅咒。是“五四”时期找不到出路的知识分子的形象写照。具有自传性质。

《海滨故人》hai bin gu ren

Old Friend Beside the Sea→庐隐 (Lu Yin)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10/4 20: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