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洋能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洋能hǎiyángnéng

〈名〉指海水水体吸收太阳热量所具有的热能、潮汐和波浪等的动能和势能。
 ◇ 代表们强调必须找到本地区解决能源的办法,探讨了在加勒比地区利用太阳能、核能、地热、海洋能和风力等问题。(人民日报.1978.4.15)
 ◇ 此外,海水蕴藏着巨大的海洋能资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及温差能等。(人民日报.1999.1.16)

海洋能ocean energy

海洋本身所特有的自然能。一般包括海水的机械能,海水的热能以及海水的化学能。其中有潮汐能、潮流能、波浪能、海流能、热能以及盐差能等。它是再生能源的一种,储量大,可周而复始地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不产生废物,有利环境保护。开发利用海洋能一般在海上或邻近海域进行,不占地,还可围垦造地综合利用,改善自然景观。海洋能的能量密度低,与常规能源相比,具有不连续性和许多技术不成熟的问题。中国海洋能理论蕴藏量约10.4亿千瓦,主要分布在东南沿海。开发利用海洋能对解决沿海农村及海岛的能源短缺,有重要意义。
潮汐能 天体运动引起海水周期性垂直涨落所具有的势能。潮汐主要是由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其次是太阳的引力而产生,其大小和类型还与地理位置、地形以及水量分布有关。中国的沿海潮汐主要是太平洋潮汐传入引起的,另外还有独立形成的潮汐。其类型和潮差分布比较复杂(见图),就世界范围而言,中国的潮差属中等,潮汐能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9亿千瓦,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约为2000万千瓦,可开发的年发电量约为600亿千瓦时。福建和浙江两省占全国可开发利用的装机容量的88%,中国潮汐能资源分布情况见表1。由于中国海岸线曲折多湾,适合建造500千瓦以下装机容量潮汐发电站的站址较多,现有运行正常的潮汐电站15座,是世界上开发潮汐电站最多的国家。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潮汐电站是法国的朗斯电站。潮汐动力站的主要原理是,在涨潮时把海水蓄在水库里,使水库水面和海面形成水位差推动水轮机旋转(见潮汐能发电)。

中国沿海潮汐能分布图

表1 中国潮汐能资源分布情况

省、市、
自治区
平均潮差
(米)
装机容量
(万千瓦)
年发电量
(亿千瓦时)
辽宁
河北
山东
江苏
2.57
1.01
2.36
(1.6~3.7)
58.62
0.47
11.78
0.08
16.14
0.09
3.63
0.04
上海
(长江口北支)
3.0470.4022.08
浙江
福建
广东
广西
台湾
4.29
4.20
1.38
2.46
(1.8)
880.16
1 032.40
64.88
38.73
(暂缺)
263.44
283.82
17.20
10.92
(暂缺)

潮流能 潮汐引起海水水平方向上的流动所具有的动能。潮流与潮汐共存,潮流能的大小不仅与潮差大小有直接关系,还与地形及水深有着重要的关系。中国的潮流能主要分布在东海沿岸及岛屿,尚未作过统一勘查。一般潮流发电都是利用潮流冲击水轮机使其转动带动发电机发电。这种装置虽然发电原理简单,但实施起来会遇到许多工程难题。
波浪能 海水在外力作用下(主要是风力)产生波动所具有的能量。一般用波能密度表示大小。中国波浪能理论蕴藏量为1.5亿千瓦,平均波能密度小于10千瓦/米。由于中国海岸地形复杂多变,岸线较长约3.2万千米(包括海岛岸线),平均波能密度分布极不均衡,其分布状况见表2。中国的波浪能受南北季风及台风影响在一年中分布也极不平衡,连续稳定性差,平均波能密度较小,开发技术尚不成熟,影响波浪能的利用。

表2 中国9个岛点平均波能密度分布情况

岛点名称平均波能密度
(千瓦/米)
年平均波高
(米)
年平均周期
(秒)
小长山
北隍城
嵊 山
大陈岛
南 麂
台 山
平 潭
硇洲岛
西 沙
0.899
2.448
3.498
8.556
5.180
7.664
6.321
3.209
3.178
0.673
0.951
1.467
1.509
1.346
1.506
1.422
1.197
1.539
3.30
4.92
5.03
6.41
4.93
5.82
5.32
3.82
4.50

波浪能的开发主要用于发电,挪威建成的振荡式及聚波式波浪发电系统已投入商业运行。日本用于航标灯的小型波浪发电装置已在世界许多航道上加以采用。中国于1982年由交通部门研制成功的航标灯波浪发电装置有10台正在试用。波浪能的开发方式分陆上式和海上式两种,主要原理是把波浪的波动,通过机械转换,带动发电机发电,或利用波浪的波动,使空腔中的空气推动涡轮机定向旋转,涡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海洋热能 表层海水接受来自太阳的辐射热,而储存在海水中的能量。一般是用500米以下的低温海水与表层海水的温度差发电,所以也把海洋热能称作海洋温差能。在某些海域,海洋表层与深海(800米以下)海水温差可达18~20℃,具备这个条件方可利用。中国海洋热能理论蕴藏量为5亿千瓦,主要分布在南海及台湾省东海岸以外的海域。开发方式主要分开式循环和闭式循环两种,是利用表层海水蒸发或使工质蒸发推动涡轮机旋转。美国与日本都已经建立了温差发电站,日本曾于1981年在脑鲁共和国建造了陆上式试验性温差发电站。中国开发海洋热能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海流能 由于风、温度差、密度不均及地球自转等原因形成的海水有规律的流动所具有的动能。中国近海的海流除风海流外主要是外来洋流——黑潮及其分支和当地生成的沿岸流。海流流速较小,但流量是可观的,理论蕴藏量为1亿千瓦。利用海流可以助航,了解海流对海上运输及渔业生产有重要意义。世界上研究海流发电还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
海洋化学能 即盐差能。有些科学家正在研究利用沿海江河入海口处盐水与淡水的盐差形成的渗透压,目前还没有应用实例。
海洋能

海洋能haiyangneng

海水的动能和热能。海水的动能又可分为大范围有规律的动能(如潮汐能与海流能)和无规则的动能(如波浪能)两类,可以设法把它们直接转化为机械能。海水的热能可以转换成电能,即利用海洋不同深度的温差,通过热机来发电。理论上海洋能的储量不少,但限于目前的技术水平,海洋能的利用尚处于小规模研究阶段,大规模实用估计是下个世纪的事。
潮汐的产生主要是由于海水受到月球和太阳引潮力的作用,而月球和太阳相对地球的运行有周而复始的规律性,所以海水就作周期性的往复运动。海水在白天发生的涨落叫潮,晚上发生的涨落叫汐。海水涨落时具有的大量动能和势能就是潮汐能。世界上的潮汐能约有10亿多千瓦,如能充分用来发电,每年可发电约12400万亿千瓦小时。我国海岸线很长,潮汐资源丰富,据不完全统计,潮汐能资源达1.1亿千瓦。我国沿海人民很早就利用潮汐的力量来推动水磨、水车进行各类农产品加工。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以来,各种型式的小型潮汐发电站又纷纷出现在沿海各地。在11世纪时,欧洲的英国、法国和西班牙也安装了利用潮汐能的水车。现在法国、苏联、美国、英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等国都设计了潮汐发电站,有的已在运转。海洋波浪的能量和动力也是巨大的。据潘宁克尔估计,1975年10月2日中午12点,全世界海洋的表面波浪能约为1586.3×1015焦耳,相应的全部波浪动力估计为89.3×1015瓦。自20世纪初以来,已提出了数以百计的开发利用波浪能的各种计划。日本人益田发明了波浪发电装置,虽然它只能连续发几瓦电,但它非常适合于向浮标上的航标信号灯供电。现在已经试验了能供电几百瓦的装置,用来向灯塔的信号灯供电。波浪能发电成本高,又受到地理因素等的影响,波浪能资源也比地热能和风能少得多,因而不可能成为主要的能源。海洋热能资源主要位于南纬30度至北纬30度的赤道线一带。海洋占整个地球表面积的71%,由于地球表面每平方米平均接受到约1000瓦的太阳能,因此海洋一年内从太阳得到约64万亿千瓦的能量,尽管海面辐射和海水蒸发要消耗部分热能,但是海洋吸收的能量仍非常可观,这就使得海洋表面层的水温升高。水温随海水深度的增大而降低。比如,在深约100米的海洋(特别是热带海洋)上层,水温约为28℃,在1000米的深处,海水温度为5℃。这个温差可以用来发电。早在1882年,法国科学家达桑瓦尔认为,可以利用流体的温差发电。1930年乔治·克劳德在古巴马坦萨湾建立了第一个以热海水为作功流体的试验装置,但后来因技术和经济上的困难,他放弃了试验。现在世界上已设计出几座海洋热能转换发电站,有的正处于试验阶段。海水温差发电不消耗天然的燃料资源,没有污染,还可以与海水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结合,提高渔业产量(这是由于发电时抽上来的深海冷水中含有较多的营养成分,利于浮游生物的增殖,为鱼类提供了饲料)。但是其设备比较庞大、复杂,筹建费用较大,深海作业的技术要求高,输送电力较困难,能利用的海域也有限制。克服这些困难后,这种发电方式还是很有意义的。我国海域辽阔,南海沿岸基本处于北纬20度左右,采用海水温差发电技术有很大潜力。

☚ 地热能   物态 ☛

海洋能

海洋中的能源。包括三类:1.来自太阳辐射能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波浪、海流、海洋热能、含盐浓度差能、海洋生物质能等);2.来自地球本身的能源(铀、氘、氟、锰团块等);3.由地球和其他天体相互作用生成的能源(潮汐、潮流)。


海洋能

海洋能

海洋能

海洋水中储存或发出的能量。海洋能来源于太阳能,海洋是太阳能的天然聚集器。海洋能一般包括海水热能、海流动能和波浪动能等。海洋能主要利用方式有波浪发电、温差发电、海流和潮汐发电、海水浓度差发电等。

☚ 太阳能   地热能 ☛
海洋能

海洋能

海洋中蕴藏的动力资源。它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海洋运动,如海浪、潮汐、潮流、海流、大气与海洋热量交换、海水热运动、浓度差变化等,因此,海洋能又可分为潮汐能、波浪能、海流和潮流能、海水温差热能等。这些巨大的能量主要是来源于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能,使得大气与海洋之间不停地发生各种运动,其中大约有75%转变为风、洋流和波浪的能量,大约20%转变为海水的蒸发和凝结。月亮和太阳等天体的引潮力所产生的潮能大约为10亿多千瓦。所以,从能量角度看,太阳能是海水动力能量的主要供给者,而海洋动力资源的总能量相当于地球上全部动植物生长所需能量的1000多倍。海洋能已成为人类正在开发的重要新能源之一。

☚ 沼气   地热能 ☛
海洋能

海洋能

以波力、潮汐、温差等形式存在的能量。属再生能源。目前,世界范围内利用海洋能的方式主要有三种。(1) 利用波力。波力发电的形式有许多。有的利用波的上下运动发电,有的利用波的横向运动发电,还有的利用波产生的压力发电。(2)潮汐能发电。它是利用潮汐规律性的往复涨落差,即潮差发电。要作为实用能源,需要贮备大量的水,使潮差在10米以上。目前最大的潮汐能电站是法国的朗斯电站,装机容量为24万千瓦。(3) 利用温差发电。利用海洋表面的温水和深层冷水间的温差,将其间的热能转换成电能。我国海域辽阔,大陆海岸线18 000多公里,海域面积470多万平方公里,横跨三个气候带,大洋风、浪、潮、流都能影响我国。因此,波浪、潮汐、温差等海洋能资源比较丰富,估计为4.6亿千瓦。我国已经利用海洋能中的潮汐能,正在运行的潮汐能电站10多座,分布在浙江、广东、山东、江苏沿海,装机容量共约为7 000千瓦。

☚ 太阳能   地热能 ☛
0000551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2:4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