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洋性气候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洋性气候hǎiyángxìngqìhòu

〈名〉受海洋影响显著的气候,靠近海洋的地区多雨水,空气湿润,云雾较多,四季和每天的温差都较小。

海洋性气候hǎi yáng xìng qì hòu

近海地区受海洋影响明显的气候。在武术尔科特的《英文世界地理》(1927年)中,将英语maritime climate译为“海洋气候”。“海洋性气候”这一称法出现较后,如1932年陆渊雷《伤寒论今释补正·谈话一》:“若使仲景方不宜于海洋性气候,日本人那得如此乐用。”1945年王毓梅等《高级小学地理课本》第四册:“东南近海一带因受海洋调节,温暖湿润,属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大陆性气候hǎi yáng xìng qì hòu ← → dà lù xìng qì hòu

海洋性气候:全年和一天内气温变化较小、空气潮湿、雨量较多也较均匀的气候。
大陆性气候:大陆内地全年和一天内气温变化都很大、空气干燥、降水量少的气候。
【例】 福建沿海是海洋性气候,而内地如四川等地则是大陆性气象了。

海洋性气候ocean climate

受海洋影响显著的气候型。多分布于受到海洋气团影响的沿海陆地或岛屿。主要特征是气温年、日较差小。夏季凉爽,冬季温和,秋温高于春温。最热月和最冷月出现的时间较大陆性气候推迟,北半球8月为最热月,2月为最冷月;南半球则相反。降水的季节分配较均匀,云雾多、湿度高、日照少。海洋性气候在全球陆地上的分布并不广泛,西北欧为典型海洋性气候的地区。海洋性气候适宜于人们的生活,但对农作物尤其是粮食作物的生长发育并不很适宜。

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haiyangxing qihou

通常是指海洋和盛行风来自海洋的大陆边缘区域的气候。海洋气候的主要特点和大陆性气候相比,表现在气温的升降幅度和缓、极值温度出现时间滞后。一年中最暖月出现在8月,甚至延至9月;最冷月出现在2月。春季升温和秋季降温比较迟缓,而且春温低于秋温。同时湿度高,云雾频数多;降水量多,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数多,降水强度小。终年盛行海洋性气团。一般用海洋度表示某地受海洋影响反映海洋气候程度的指标。把大西洋中一些岛屿和西欧沿海地区作为海洋性气候的典型。

☚ 大陆性气候   城市气候 ☛
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Haiyongxing qihou

是指海洋和受海洋气团影响的大陆边缘区域的气候。海洋气候的主要特点(同大陆性气候相比)表现在:气温的升降幅度较小、升降速度较缓;一年中最暖月和最冷月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比大陆落后一个月;春季升温迅速和秋季降温速度比较缓慢,而且春温低于秋温;湿度大、云雾多、降水量大,同时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降水日较多、降水强度小;终年盛行海洋性气团。一般用海洋度来表示某地受海洋影响反映海洋气候程度的指标,把大西洋中一些岛屿和西欧沿海地区作为海洋性气候的典型。

☚ 大陆性气候   物候 ☛

海洋性气候

海洋性气候Haiyangxing qihou

通常是指海洋和盛行风来自海洋的大陆边缘区域的气候。它的气温变化缓和,年、日较差小;冬暖夏凉;最冷月和最热月出现时间比同纬度大陆晚,北半球最冷月为2月,最热月为8月,秋温高于春温。主要气候特征为湿度大,云雾多,降水充沛,降水出现时间以冬季夜间或清晨为多,季节分配均匀,年际变化小,终年盛行海洋性气团。海洋影响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离海远近。如,西北欧位于亚欧大陆西岸,西风盛行,墨西哥湾流愈北离岸愈近,大西洋的影响可深入内陆;而位于西欧大陆东岸的中国华北地区,因离岸风强盛,黑潮又愈北离岸愈远,沿海附近甚至某些岛屿,海洋的影响也不显著。

☚ 季风气候   寒潮 ☛

海洋性气候

受海洋气流影响显著的气候。特征是:气温变化和缓,年、日较差小,一年中最热月和最冷月出现时间较大陆性气候迟。降水多,季节分配均匀。空气湿度大,云、雾多,日照百分率小。欧洲西部为这种气候的典型。

海洋性气候

受海洋影响明显的气候。其特点是全年气温变化和缓, 日差较小,春季气温低于秋季气温,一年中最高、最低气温的出现时间较大陆性气候为迟;全年雨量充沛且分布比较均匀,湿度较大,云雾较多。

海洋性气候

marine(/oceanic)climate


海洋性气候

maritime climat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