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棠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棠

海棠

宋诗篇名。七绝。苏轼作。见《苏轼诗集》卷二二。此诗当为元丰七年(1084)离黄州团练副使任前所作。诗云:“东风袅袅泛春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该诗即写定惠院东之海棠在月夜下的情态与诗人观赏时的心情。后二句暗用一典,《太真外传》云:“明皇登沉香亭,诏妃子,妃子时卯酒未醒,命力士从侍儿扶掖而至。妃子醉欹残妆,钗横鬓乱,不能再拜。明皇笑曰:‘是岂妃子醉邪,海棠睡未足耳。’”(《苕溪渔隐丛话》卷三八转引)后来便有“海棠春睡”的说法。本诗正借此意以喻海棠。所不同者,玄宗以人喻花,苏轼以花喻人。只是用典不露痕迹,可见诗人技巧之高妙。纪昀评此诗“风姿高秀,兴象微深”(纪批《苏文忠公诗》)。

☚ 东坡   题西林壁 ☛

海棠

 

崔


 浑是华清出浴初,碧绡斜掩见红肤。
 便教桃李能言语,要比娇妍比得无?


 诗家开笔以赞美的口吻,比拟的手法描绘朝露下的海棠花形象特征及其独特的美质。早晨和煦的阳光照拂着花叶沾满露水的海棠,直是杨贵妃刚从华清池洗浴而出,绿叶衬托着胭脂色的红花,如同杨贵妃身上斜披碧绿色绸衫,微露着被温汤浴红的皮肤。绿红相映,露光凝脂,使人心动情摇,给人以艳丽娇柔的优美感。海棠花的美丽形象,耀人眼帘,比拟恰切,出语不凡。范成大在写晓露下的海棠:“晓镜为谁妆未办,沁痕犹有泪胭脂。”两者相比同用比拟,但崔诗却略胜一筹。宋人赵次公《和东坡海棠》:“露气熹微带晓光,枝边灿焕映回廊。细看素脸原无玉,初点胭脂驻靓妆”。美虽美,但费词较多,却不如崔诗亲切动人。
 后两句在前两句描绘全貌与整体美的基础上,转写海棠的娇弱美的特质。诗人以假设推理语句,作出了即使桃李能说话,要比海棠的娇妍,会是自认无法比得上。桃李迎春开放鲜花,向以艳丽赢得人们青睐,用它来自愧不如海棠娇妍,就更加反衬海棠花艳美绝伦。
 总之咏海棠花诗,不仅表现出海棠花整体形式的艳丽美,而且也揭示出其内在美的特质。构思巧妙,比拟衬托,由实入虚,虚实结合,空灵蕴藉。

咏花诗词之《海棠》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海棠

 

赵惇


 东风用意施颜色,艳丽偏宜著雨时。
 朝咏暮吟看不足,羡他逸蝶宿深枝。


 海棠的花,虽无梅花素净,但比它丰满;不及桃花娇艳,但比它淡雅。海棠初开时则如胭脂点点,开后则渐成缬晕明霞,花粉时又若宿妆淡粉。加之叶茂枝柔,十分娇妍动人。“幽姿淑态弄春晴”的海棠,确是“如花如叶,年年岁岁,共占春风。”历来对海棠的评价甚高。陈思《海棠谱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更有人认为海棠应居花中第一的:“十年栽种满园花,无似兹花艳丽多,已是谱中推第一,不须还更问如何。”(吴芾:《和陈子良海棠四首》之四)因此,诗人们纷纷以海棠为题材,留下许多动人的诗句。陆放翁赞美海棠是“蜀地名花擅古今,一枝气可压千林”,“若使海棠根可移,杨州芍药应羞死。”苏轼以描写海棠的高洁美丽而留下著名诗篇:“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朱唇得酒晕生脸,翠神卷纱红映肉。”写海棠色韵之美,跃然纸上。杨万里写海棠花团锦簇,如堆锦积绣:“故园今日海棠开,梦入江西锦绣堆。”唐薛能写道:“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真是篇篇颂歌,赞语不绝。
 与上述诗比较,此首《海棠》虽题材一样,但其面目神韵与众不同,颇具特色。其前两句是正面写海棠姿容色彩。首句以“东风用意”开篇,气势不凡,不愧为帝王之笔。东风即春风,《礼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春景春物之生机勃勃,明媚新奇,皆得力于东风。东风可谓春之神,物之主。既然东风精心着意描画,其海棠之美容可想而知是何等动人。“艳丽偏宜著雨时”,诗意递进一层,海棠不仅是由于“东风用意施颜色”而得天独厚,分外艳丽,而且恰巧又是在春雨过后,滋润光泽,流光溢彩,神采弈弈。且配以蓝天白云,金瓦玉壁之背景,更显得秀美妩媚,令人销魂。无怪乎连见多识广的君王也为之赞叹不已。此首诗的后两句是以喜爱之情侧面表现海棠之艳丽。“朝咏暮吟看不足”,用夸张手法表现喜爱之情。而这种不平常的喜爱之情又衬托了海棠非同寻常之美。可以想象面对一种花卉,岂有整日观而不厌之理?但此处不仅是整日地观看,还又“咏”又“吟”,说明诗人并非漫不经心地看,而是以极大的兴趣,怀着饱满的热情精心细致地观赏。而且,如此长时间地、精心地观看还不以为足。通过夸张手法表现的这种极大的兴趣与热情,有力地衬托出海棠之美非同寻常。如此短短一句之中,诗意递进三层,可谓精巧之至。尾句“羡他逸蝶宿深枝”,一个“羡”字脱口而出,照应了上句的“看不足”,向往之情表现得酣畅淋漓。面对艳丽的海棠,观赏似嫌不足,进而羡慕那安逸悠闲的彩蝶,能钻进花丛之中,在观赏秀色之余,还能享受那诱人的芬芳,甘美的花粉,身心共同享受,饱餐其秀色、芬香与甘甜之味。这是何等地快意!至此,由观看、吟咏到羡慕,诗人对海棠赞美称颂油然备至。那么,海棠之美,由诗人以感情上的侧面衬托而显得更为妩媚娇艳,美不可言。
 历来认为咏物诗难写,甚至有人说“咏物词虽不作可也。”(谢章铤《赌棋山庄词话》)。而此首《海棠》之所以动人,除了遵循咏物诗“神形兼备”,在似与不似之间的一般原则之外,还有夸张手法的运用,诗中,句中的层递手法,尤其是感情充沛和感想丰富。感情充沛则可着意渲染,以情动人。想象丰富则可以万事万物辅助衬托,以达形态逼真、生动感人之目的。《文心雕龙·神思篇》曰:“文之思也,其神远矣。”“夫神思方运,万涂竟萌,规矩虚位,刻镂无形。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此诗将海棠之艳丽,归功于东风着意描画,又羡慕彩蝶安逸悠闲,得以尽情地享受海棠之色、香、味,想象之丰富令人拍案叫绝,而海棠之艳丽芬芳已跃于纸上。

咏花诗词之《海棠》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海棠

 

任希夷


 红妆翠袖一番新,又向园林作好春。
 却笑华清夸睡足,至今罗袜久无尘。


 牡丹以花朵的绚丽缤纷得“国色天香”之誉。可也有人说海棠的俏丽胜于牡丹,应居花中第一。是的,海棠柔条牵萦,绿叶交覆,秾艳的花朵高高低低,缀满花枝。整体看去,花繁叶茂,娇柔丰美,别具一种攲依摇曳,错落掩映的风姿,确比牡丹更有韵致。也许正因为此,海棠有“花中神仙”的美称。再说,海棠值盛春开放,更可于万紫千红中尽逞娇娆,所以就难怪无数赏花者为之倾倒了。
 任希夷这首诗以虚笔比附点染,把海棠描绘成俏丽活泼的少女,人面如花,花魂似人,别有一种巧丽活脱风流蕴藉的风调。
 诗人起笔从容,先描绘芳春时节,海棠花红叶绿,一展新姿。对此,前人有“春风用意均颜色”(郑谷《海棠》)“占春颜色最风流”(吴融《海棠二首》)等佳句,都从花色写其艳丽,而这里诗人用拟人手法:“红妆翠袖一翻新。”用语似平,却透露出活脱脱的生气。让人想见海棠当此明媚春光,芳心萌动,艳抹红妆,身着翠服,去迎接自己的新生活。此句颇富闪耀迷离之趣,所绘是一株新春海棠,又似一个新妆少女。人与花相辉相映。我们见其妖艳的姿色,又似觉其摇荡的心魂。花被写活了。下面要描写海棠的花色、花姿,可随着生长时地的不同,它会现出种种佳境,这在一首绝句中如何容得下! 诗人艺高一筹,他以空写实,让读者自己在想象的空间里拓展诗境。于是,诗人接着首句的新着艳妆,写她“又向园林作好春。”这一笔淡而空,但放于此却有无穷好处。“又向园林”四字,让新浴春光的海棠步入辽远无边、气象万千的自然天地,赋予它向春花木的无限生意。“作好春”三字,尽写出它在明丽春时的美好花事。“作”字如“弄”,用在此处有演绎变化的动感。“好”字简约而空灵,又规定着人们心理感受的定势,于是读者便自然地被引入连类不穷的美好想象之中。我们想见春风初起时,它枝间新绿,小蕾藏红,芳心将吐的美丽姿容;想见春色满园时它翠叶招摇,花朵满枝,笑靥嫣然的动人风彩,想见她风前袅袅,月下亭亭,雨中清淑的种种神韵,想见那蜂吻香蕊,蝶宿深枝的迷人意境……真是无穷意象,翩跹而至,我们眼前展开了一轴连幅的海棠春意图,每一幅都娱人眼目,销人心魂。
 首二句作者的虚笔描述是空灵的。“一番新”是何种姿态? “作好春”又是怎样的情状?全凭读者以想象来完成,依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审美情趣来补充,这种艺术表现是引发式的,开放式的。后两句在读者许多想象连类而生之后,诗人用收拢的笔法,巧用史典,暗设譬喻,将连生的想象打住,凝聚、幻化出新的意象:“却笑华清夸睡足,至今罗袜久无尘。”前面写海棠似芳龄少女,花颜初开,春情摇荡。她步入园林,却忙那一春的花事,轻舞巧笑,妙态迭生。在这个当口,要进一步描绘海棠的形象,就很有难度了,可诗人巧妙构思,他一反以花比人的常调,以人比花,并说人不及花。诗中把海棠与有倾国倾城之貌的杨妃相比。《明堂杂录》载:上皇尝登沉香亭,召妃子,妃子时卯酒未醒,高力士从侍儿扶掖至。上皇笑曰:“岂是妃子醉邪?海棠睡未足耳。”宋以后咏海棠诗常用此典。如“胭脂为脸玉为肤”,“曾比温泉妃子睡”。(宋朱淑真《海棠》)“玉栏斜搭酣春睡,银烛高烧照晚妆”。(明瞿佑《垂丝海棠》)此处与这些诗用典相同,但诗意情趣大为别致。海棠与杨妃不再是一般的类比而有了杨抑之别,让作好春的海棠,对夸睡足的杨妃施以一“笑”,显示海棠的盎然生意和胜其一筹的娇矜之态。海棠不是美如佳人,而是胜似佳人了。至此,诗篇已面目大开,结句可顺势收束了,可诗人又生奇想,再拓诗境。他以喻中设喻的手法,从“睡足”想到罗袜无尘,自然巧妙地又引出洛神的形象,使这两个艳绝的佳丽,仿佛为一。这样,杨妃的形象更美了,但那位“海棠仙子”还是要讥笑她。因而,“绰约如处女”的海棠的娇好,就不仅美于杨妃,而且也胜于洛神了。于是,在我们面前,绝丽的海棠如花仙般楚楚动人,忽而,变成春睡初醒的妃子,忽而又幻作裙带飘飘的洛神,迷离飘忽,妙不可言。
 咏花诗历代不绝,笔法大同小异,难以跳出窠臼。这首诗别开生面,“语少意足,有无穷之味”,(《客斋随笔》)佳妙全在空灵二字。诗中写花而通篇不着一花一叶,全以丽人比拟,遗形写神,风韵宛然,颇有灵动含蓄之美。小诗四句,三为譬喻,但其比皆若即若离,轻笔点染,全无皮相之累,尽得辉衬托之妙。同时又意象迭加,使诗境在朦胧迷离中被拓展深化,悠远无尽。

《海棠》全文、注释、翻译和赏析 - 可可诗词网

《海棠》

宋·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

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

故烧高烛照红妆。

 

【注释】泛:透出。崇光:高洁美丽的光泽。香雾:飘香的夜雾。空蒙:雾气迷 茫的样子。花睡去:相传唐玄宗召杨贵妃宴饮,贵妃宿酒未醒,唐玄宗 说:“海棠未睡足耳。”这里借其意以咏海棠。高烛:高大的蜡烛。红妆: 指海棠花。

【大意】袅袅的春风轻轻吹拂着海棠花,透出华美的光泽;飘香的夜雾迷茫一 片,夜深了,空中的明月也已经转过了曲折的回廊。怕只怕夜色深沉时 花儿会缓缓睡去,所以我燃起了高大的蜡烛,观赏那娇艳的海棠花。

何小宛 主编.中学生古诗古文阅读辞典.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3.第150页.


咏花诗词之《海棠》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海棠

 

何希尧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
 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


 历代咏海棠者,多有佳作。苏轼《海棠》诗更是脍炙人口。“只恐夜深花睡去,高烧银烛照红妆。”海棠花也因此得“烧烛照”之别称。而海棠一名“贮金屋”,却出自本诗。
 “著雨胭脂点点消,半开时节最妖娆。”诗人直接把艳丽娇媚的半开海棠展现在读者面前。她,宛如一位亭亭玉立的娇羞少女,在春的和风细雨里,显得更加楚楚动人。王象晋《群芳谱·花谱》形容海棠“其花甚丰,其叶甚茂,其枝甚柔,望之绰绰如处女。”可谓得其神韵。
 海棠花蕾呈朱赤色,诗称“绛萼”。稍开后呈粉红色,比之花蕾的秾艳则更具丰姿。著雨的海棠,胭脂消尽,花色格外清新光洁,远远看去有如少女含羞的红晕。郑谷《海棠》诗云:“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属题命意,与何诗一脉相承。
 面对如此娇美妩媚的海棠,诗人留连忘返,元欧阳玄《为浪谿题折枝海棠》云:“点缀春风只一枝,此花犹是半开时。更令老杜如今见,便是无情也赋诗。”可谓写尽半开海棠的迷人风韵。但仅仅赋诗犹不能尽情,诗人进而生发奇想。“谁家更有黄金屋,深锁东风贮阿娇。”这里诗人运用《汉武故事》中的一则典故。汉武帝为太子时,长公主欲以女配帝,问曰:阿娇好否?帝曰:好,若得阿娇作妇,当作金屋贮之。诗人用此典,意在抒发自己对海棠的爱惜之意。半开海棠虽美轮美奂,但“大多好物不长久。”红颜命薄,好景不再。有谁能用黄金屋宇,深锁东风,让海棠花长盛不衰呢?这突如其来的一问,既反映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挚爱,又隐含着诗人对美之幻灭的深深的优虑。从而更有力地深化了主题。

诗词《海棠》全文、翻译和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海棠

 

苏 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原诗今译】


 东风微微吹拂,弄得月光荡漾,
 花香迷漫,月儿慢慢转入回廊。
 怕啊,怕只怕夜深了花儿睡去,
 快燃起蜡烛,照那娇艳的海棠。


 【鉴赏提示】
 苏轼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因诗案(诗作中有违碍的话而被控告)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到黄州后,他先住在一个叫定惠寺的寺院里。不久,他作了一首七古诗,诗题是:《寓居定惠院之东,杂花满山,有海棠一株,土人不知贵也》。此后他还作有多首咏海棠的诗。这首《海棠》七绝,是其中之一。
 就在那首七古诗里,苏轼有下面几句诗: “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林深雾暗晓光迟,日暖风轻春睡足;雨中有泪亦凄怆,月下无人更清淑……”诗人把海棠花比做美人,并且用“春睡足”来描写她的精神,写得神采充足,情致绵绵。在这首七绝中,他除了仍旧把花比做人(末句里的“红妆”)以外,又把“春睡足”的意思翻过来说,说“只恐夜深花睡去”。其实,花何曾“睡足”,又何能“睡去”?这都不过是诗人痴情的想象罢了。然而这“睡足”“睡去”的痴情语言,却也有点来历,来自于痴情的天子唐明皇。施元之《苏诗注》引《明皇杂录》的记载说,唐明皇有一次在沉香亭上要召见杨贵妃,可是杨贵妃却醉酒未醒,等到高力士和侍女把她扶上亭子,她还是醉颜残妆,钿环不整,东倒西歪地不能行礼;明皇看了这副模样,笑道:“岂是妃子醉邪?真海棠睡未足耳! ”这就是海棠春睡的原始典故。苏轼的两首诗,正用、反用了这个典故,灵活运化,尤见其高。
 至于“烧烛”看花的痴举,也有前人的影子。唐李商隐有《花下醉》一诗,中有“客散酒醒深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苏轼诗把“残花”换成“红妆”,随景随情,各有其宜。

咏花诗词之《海棠》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海棠

 

苏轼


 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蜀中有名花,亦出名人。名花,海棠也;名人,北宋大文豪苏轼便是其中之一。这首脍炙人口的《海棠》诗,可说是名人咏名花,相得益彰。
 海棠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诗经·木瓜》篇载:“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木瓜,就是贴梗海棠的果实。可见海棠花早在春秋时已开始栽培。唐代的西蜀海棠花名冠天下,唐人薛能有诗:“四海应无蜀海棠,一时开处一城香”;宋人杨万里则赞赏垂丝海棠可与蜀海棠争雄:“垂丝别得一风光,谁道全输蜀海棠”;大诗人杜甫入蜀,未咏海棠,深为诗家所惑。唐人郑谷为之嗟叹:“浣花溪上空惆怅,子美无心为发扬”。宋人王禹偁则考证云:“杜甫避地蜀中,未尝有一诗及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杜母名字是否为海棠,至今未详。清代戏曲家李笠翁则说,尽管杜甫不咏海棠,海棠却有情于杜氏。兰溪有杜氏人家,种的海棠格外秀媚,因此写诗传扬其事:“此花不比别花来,题破东君着意培。不怪少陵无赠句,多情偏向杜家开。”
 杜少陵虽未有海棠诗,苏东坡则留下了这首千古绝唱。东坡之诗,妙在别开生面,不落窠臼。用“袅袅”形容东风,使视之无形的风变成鲜明的物象,在人们的眼前展示春色渐浓的画面。接下一句,为什么不用“春光”而用“崇光”,这正是诗人用字之妙,以“崇”字点出春光在不断地增长。不直接写海棠花的婥约风姿,而从“香雾空蒙”中隐约衬出花容。然后,笔力疾转,点出赏花时间已是“月转廊”的夜里。后两句:“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形象地把夜间赏花惜花的心情举止和盘托出,深夜犹赏花,更是红海棠之可贵。全诗重点在后两句,但由于首句点题新异,第二句又承上启下,造句凝练,使全诗浑然一体。苏轼另有咏海棠诗:“嫣然一笑竹篱间,桃李满山总粗俗”,“朱唇得酒晕生脸,翠袖卷纱红映肉”。诗虽艳丽,但远不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给人无穷回味。南宋诗人陆游也有海棠诗:“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其情虽痴,但读来有暴筋露骨之嫌,意境之优美,远逊苏诗。
 海棠之风韵,古人笔下记载甚详。宋人沈立撰《海棠记》:“海棠根色黄而盘劲,木坚而多节,外白而中赤,其枝柔密而修畅,其叶缥绿色,小者浅紫色,其香清酷,不兰不麝。”陈思在《海棠谱序》云:“梅花占于春前,牡丹殿于春后,骚人墨客注意焉。独海棠一种,丰姿艳质,固不在二花之下。”清人刘灏在《广群芳谱》评定海棠花:“翛然出尘,俯视众芳,有超群绝类之势。”陈、刘二人对海棠的评价,未免揄扬过高,或许是出于偏爱吧。
 海棠花色娇艳,果子玲珑,其枝干紫褐,苍劲古朴,故与花果相映成趣。常见的海棠有西府海棠、垂丝海棠、贴梗海棠、木瓜海棠等。西府海棠姿容潇洒,且有富态;垂丝海棠群葩倒悬,似少女含羞掩面之状。贴梗海棠、木瓜海棠则铁杆虬枝,为盆景之佳品。另有倭海棠,乃日本名花,株丛矮小,花色甚媚,也宜于盆栽,今已在我国栽培成风。
 苏轼多才多艺,不仅是中国文坛上的大文学家、大书法家,而且在音乐、绘画上亦有很高的造诣。他的诗文气势磅礴,笔力雄健,如滔滔江河,一泻千里。前人论及东坡诗词,皆称其风格豪放,为南宋豪放派词的先驱;其实,东坡亦时有委婉之作,象这首《海棠》诗就读来明丽动人。 在艺术处理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咏花诗词之《海棠》全诗原文鉴赏 - 可可诗词网

海棠

 

温庭筠


 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
 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
 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
 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


 素以娇艳著称的海棠,引得无数诗人对之吟咏,以咏鹧鸪著名的诗人郑谷也为之销魂,写下了这首颇有新意的海棠诗。
 首联:“春风用意匀颜色,销得携觞与赋诗”是全诗总领。“匀”,即调匀。在和煦的春风微微吹拂下,海棠的花色显得格外鲜艳夺目,诗人为之销魂,忍不住要携酒对赏,挥毫赋诗了。“用”字,看似随意,实则甚见功力,把春风写活了,似乎春风也偏爱海棠,着力打扮她。
 颔联较为集中地写了海棠花的特点。“秾丽最宜新著雨,娇娆全在欲开时”。刚刚经受雨水洗濯的海棠最为光艳动人,而她在欲放未放之际色彩最为鲜红艳丽。我们知道,海棠未开时呈深红色,开后则现淡红色,而它含苞待放之时最美最动人。“新著雨”与“欲开时”对举,既突出地表现了海棠花的特点,也增加了全诗的诗情画意。
 颈联紧承颔联,又从侧面对海棠着力进行烘托。“莫愁粉黛临窗懒,梁广丹青点笔迟”,面对娇艳夺目的海棠,美丽多情的莫愁女因耽于观赏海棠毅然连妆也懒得梳了,以画海棠而闻名的画家梁广也迷恋海棠的艳丽而迟迟不肯轻易下笔。“懒”字和“迟”字,形象深刻地表现了美女莫愁,画家梁广对海棠的沉迷态度,有力地衬托了海棠的美丽和神韵。
 尾联转而写诗人自己对海棠的沉迷。诗人为海棠的娇美而深深陶醉,早晨饮酒对赏,晚间赋诗吟咏,留连忘返。既便如此,诗人仍感不足,他甚至羡慕起在花枝间过夜的蝴蝶来了,可以想见,如果诗人能化作蝴蝶,那么,他必将日夜不离海棠花了。这两句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诗人对海棠的情慕之情。
 这首诗主要写海棠之美及诗人对海棠的无限眷恋之情。全诗采用了层层深入的写法,而且诗中虚实相生,以虚衬实,空灵蕴藉。全诗不仅成功地写出了海棠之美,也成功地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挚着追求的心态本诗以抒情的心理咏物,达到了主客观的高度统一,在历代咏海棠的诗作中堪称上乘之作。欧阳修谓郑谷:“其诗极有意思,亦多佳句”(《六一诗话》),说得是很有道理的。
海棠

海棠

庞春梅嫁周秀后使唤的两个弹唱姐儿之一。十六七岁。除在宴席弹唱外,也答应春梅房中杂事。一次春梅为寻孙雪娥岔而装病,她好意用心熬了一小锅粳米粥,热烘烘端来,被春梅喝骂,还教金匮打了她四个嘴巴(第九十四回)。一日春梅与陈经济在花亭上干事,被她撞着(第九十七回)。春梅死后她被打发嫁人去了(第一百回)。

☚ 兰花   月桂 ☛
海棠5108母猪。冀鲁官话。河北石家庄、沧州、邢台。晋语。河北邯郸。

海棠

❶指杨贵妃。元卢挚《蟾宫曲·杨妃》曲: “梧桐雨凋零了海棠,荔枝尘埋没了香囊。”
❷比喻美女。元乔吉《卖花声·太平吴氏楼会集》曲: “桃花扇底窥春笑,杨柳帘前按舞娇,海棠梦里醉魂销。”
○ 海棠初睡

海棠hǎitáng

落叶小乔木,花白色或粉红色。果实也叫海棠,球形,黄色或红色,可以吃。

海棠;海塘

◉ 海棠hǎitánɡ 
❶落叶小乔木,叶子卵形或椭圆形、花白色或淡粉红色。果实球形,黄色或红色,味酸甜。〈例〉~花/ ~树开花了。
❷上述植物的果实。〈例〉~味酸甜/ ~成熟了。
◉ 海塘hǎitánɡ  阻挡海潮的人工堤。〈例〉十里~/ 修筑~/ 钱塘江口两岸所筑的~,始建于唐及五代时期。

海棠hǎi táng

指西府海棠(参该条):这阶下好好的一株~花竟无故死了半边,我就知有异事,果然应在他身上。(七七·1910)

古代名物 > 花卉類 > 花部 > 落葉木本 > 海棠
海棠  hǎitáng

亦稱“川紅”、“海紅”、“名友”、“花中神仙”等。薔薇科,落葉小喬木。幹峭立,皮灰褐色,光滑,幼枝疏生短柔毛。葉互生,橢圓形至長橢圓形,先端漸尖,緣鈍鋸齒形。花五至七朶簇生,未開時紅色,開後粉紅。梨果球狀,黄緑色,先端肥厚,内含子四至十粒。海棠品種繁多,主要有: 紅海棠、白海棠、垂絲海棠、西府海棠。可供觀賞、作切花、制盆景,果宜食,部分嫩葉代茶。我國陝、甘、遼、冀、豫、魯、蘇、浙、滇、川等地均有分佈。《山堂肆考》卷七:“唐《李贊皇公集》:花本以海爲名者,悉從海外來,海棠之類是也,至南朝沈約,始以詩詠之。”《三才圖會·草木》:“海棠河南者佳,李贊皇《花木記》云……有三種: 曰貼梗、曰西府、曰垂絲,爲蜀西州盛稱,故有西府之名。”《古今圖書集成·草木典·海棠》:“海棠品類甚多,曰垂絲、曰西府、曰棠梨、曰木瓜、曰貼梗。就中西府最佳,而西府之名紫綿者尤佳,以其色重而瓣多也。此花特盛于南部。”

海棠【同义】总目录


海棠蜀锦蜀客川红名友
某种来源的物品

某种来源的物品

偶然意外得来的东西:傥来物 倘来之物
不费力就可得到的东西:囊中物
战争中从敌方缴获的东西:捷(献~) 缴获 战利品
在战争或田猎中获取的人或物:俘获 系虏 系获
经过斗争或劳动得到的胜利物品:果实(劳动~)
人民的劳动果实:民脂
来自海外的物品:海(~棠;~榴)
由海外进口的物品:舶物
易得之物:地芥
供应之物:支应

☚ 某种来源的物品   遗物 ☛

果实名

果实名

栗子:栗(霜栗;锥~) 河东饭
板栗:笃迦
橄榄:青子 青果 谏果 味谏 余甘(余甘子) 来子 霜果
枣子:枣(~仁;~核;红~;乌~;大~;酸~;仙~) 羊角(羊角树)木蜜 龙骨 鸡心 百益红 圣花儿
大枣:干枣 美枣 良枣
干枣:红皱
木瓜:护圣瓜 铁脚梨
菱角:菱(香~;角菱;乌~) 芰 薢茩蕨攗
核桃:胡桃 羌桃 播罗师
银杏果:白果 平仲
山楂:楂 山查 山樝 赤瓜 棠捄(棠捄子) 茅摣 猴摣
其他果子名:柑(柑子;~橘;~柑;广~) 柿(柿子;~饼;红柿) 椪 桔(桔子) 梅(梅子;杨梅;青~;黄~) 枳(枳实;枸枳) 椰(椰子) 棪 檨 檇 楙 楱 菠萝 佛手 木瓜 海棠 花红 韶子 香瓜 香橼 香圆 骊珠 霜椑 蓇葖
向日葵籽:雪末籽
霜后的柿子:霜柿

☚ 果的各部分   水果 ☛

观赏花名

观赏花名

牡丹:花王(百花王) 国花 国色(国色天香) 国艳 姚魏 洛花 洛阳(洛阳花) 茜金 鼠姑 雄红鹿韭 贵客 赏客 木芍药 富贵花 百两金 醒酒花 大北胜御衣黄 天下真花 伊洛传芳
牡丹花的一种:朱砂红
牡丹的好品种:魏花 魏紫(~姚黄) 魏姚 魏妃 魏红 魏家品
芍药花:芍药 红药 可离 当离 将离离草 近客 娇客 余客 白芍 白犬 婪尾(婪尾春) 花相 第一娇
兰花:兰(兰草;兰苕;兰英;芳~;九~;春~;幽~;香~;芝~;草~;墨兰;山~;蕙~;建~;香水兰) 蕳 幽客 九畹 媚世 服媚 都梁香 燕尾香 九畹花 郑女花 省头草 王整花
兰花的美称:香祖 国香 第一香 王者香
玉兰:辛荑 新雉 女郎花
芙蓉:木莲 拒霜(拒霜花) 木芙蓉 断肠花
木槿:蕣(蕣荣;蕣英;朝蕣) 椴 榇朝生 木堇 槿花 朝槿 朝荣 朝华 露槿 时客 日及 舜华 舜英 王蒸 面花 裹梅花 朝开幕落花
扶桑:朱槿(朱槿花) 赤槿(赤槿花)佛桑(佛桑花) 日及(日及花)花上花
桂花:桂(桂子;桂华;芳桂;金~;银~;缅~;岩~) 金栗 金粟 木樨 木犀 止唾 严客 仙客 诜枝 郁金黄 七里香 九里香 广寒仙 窅窳花 无瑕玉花
桂花的美称:玉桂 贞桂
杜鹃花:杜鹃 山鹃 山客 山榴 踯躅(山踯躅;红踯躅) 踯局 蜀帝催归 谢豹花 映山红 山石榴
玫瑰花:刺客 徘徊花 离娘草
海棠花:海棠(日本~;四季~;迎星~)棠花 海红 川红 蜀客 蜀红 蜀锦 名友 富贵花 花中神仙
秋海棠:八月春 断肠花 烂肠草
绣球花:粉团 雪球 八仙花
月季花:胜春 瘦客 痴客 月月红 长乐花 斗雪红
水仙花:水仙 捺只 雅蒜 天葱 配玄女星 俪兰 玉玲珑 姚女花 栗玉花 黄玉花
虞美人:舞草 仙人草 丽春花 满圆春百般娇

☚ 好花   荷花 ☛
海棠

海棠

象征柔弱文静,含愁脉脉。

☚ 芭蕉   梨花 ☛

海棠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

见“花海棠”。

海棠

海棠haitangMalus spectabilis

蔷薇科,苹果属。落叶乔木,株高8米。小枝嫩时有短柔毛,逐渐脱落。枝老时红褐色。叶椭圆形至长椭圆形,先端渐短尖,边缘有密锯齿,叶柄具短柔毛 。春季开花,花序近伞形,有花4~6朵,花瓣白色,花蕾时淡粉红色。果实近球形,黄色,萼片宿存,果梗细长。产于我国,分布于山东、河北、江苏、浙江等地。久经栽培,供观赏,花、叶同时开放,极为美丽。但果实较小,品质不佳,可蜜制成果脯。

☚ 菜豆   白菜 ☛

海棠hai tang

Chinese flowering crab-apple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1 21:4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