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山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海山
海山吕学,字时敏,号海山,清乌程人。工画人物佛像及驼马,兼善山水。 海山hǎi shān(号)见景垣。 海山hǎi shān(号)见时敏。 海山hǎi shān(字)杜鳌,号一斋,清代人,工诗善画。 海山辽兴宗时人。俗姓郎,名思孝。早年举进士第,曾在郡县为官。后因厌弃尘俗,到觉华岛(辽宁兴城南海中)海云寺为僧。由于行业超绝,而名动天下。时辽兴宗崇信佛教,常游幸佛寺,从皇帝到亲王贵主,皆以师相奉。赐其号“崇禄大夫守司空辅国大师”。凡上章表名而不臣。兴宗在日理万机之余,与其对榻。逢“天安节”(兴宗生日),海山题《松鹤图》,贺兴宗诞辰。重熙十七年(1048),离觉华岛,住持缙云山。兴宗特遣閤门张世英赐御书,并赐香与麻丝等物。海山为辽代著名诗僧,著有《海山文集》,今佚。 海山即“元武宗”(129页)。 海山又称海底山。具有圆形或椭圆形顶面,高出周围海底1000 m以上孤立或比较孤立的海底高地。其坡度较陡,多在5°~15°之间。大多数海山由海底火山构成,几乎遍及各大洋底部,总计约20000座,其中以太平洋分布最多。 海山 海山高出周围深海底1,000米以上的海底火山,较小的海底火山称海丘,平顶的海山叫几岳 。海山平面往往呈椭圆形或细长形。顶上和坡上一般都覆盖一层薄薄的海相沉积物。在所有的大洋盆地里都有海山,仅太平洋盆地里的海山达10000余座。如果几座海山是一条线状裂缝中流出的熔岩形成的,就可能造成海山丛。大多数太平洋的海山都呈线形山丛或狭长山群。其排列多沿西北——东南方向,而且许多海山系与断裂带密切相关。 ☚ 浪蚀阶地 海台 ☛ 海山seamount 海山seamount 海山❶(1281—1311)元朝第三代皇帝。蒙古孛儿只斤氏。世祖※忽必烈曾孙,※答剌麻八剌长子。蒙古语尊称曲律皇帝。成宗大德三年(1299),以宁远王阔阔出总兵北边,怠于备御,受命代之。四年,破叛王海都军于阔别列。翌年,大败海都、笃哇军于迭怯里古、合剌合塔等地,海都兵败走死。七年,迫笃哇遣使归降。八年,封怀宁王,食邑瑞州6.5万户。十年,进军也儿的失河(今额尔齐斯河),逐海都子察八儿亡走笃哇处。十一年(1307),成宗死,弟爱育黎拔力八达在右丞相哈剌哈孙支持下,先期发难,挫败卜鲁罕皇后辅立安西王阿难答之谋,拥其为帝,遂拥兵南还,即位于上都(今内蒙古正蓝旗东闪电河北)。封弟爱育黎拔力八达为皇太子,相约兄终弟及。至大元年(1308),招抚笃哇子款彻,败海都子察八儿,后迫其归降,漠北乱平。二年,立尚书省,行至大银钞。在位期间,命翰林国史院纂修顺宗、成宗实录及皇后、功臣列传,译孝经、佛经为蒙古语。但因耽于酒色,滥授官爵,殊恩泛赐,调军民大造宫殿、佛寺、私第,致使铨选钱粮之法尽坏,廪藏空竭,“国之粮储,岁费浸广,而所入不足”(《元史》卷23),预卖盐引,用及钞本,使世祖时代成法遭破坏。追谥仁惠宣孝皇帝,庙号武宗。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