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海原活动断裂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海原活动断裂带 海原活动断裂带位于西起古浪附近, 经乌鞘岭、毛毛山、老虎山、马厂山、米家山,向东越过黄河经哈思山、水泉尖山、西华山、南华山,直至固原西的六盘山,全长500公里, 宽约20公里, 总体走向北70°西, 至海原以东转为北50°西。主要有7条长度不等、倾向不同和性质各异的左旋不连续断层组成。在各不连续断层的端部,由挤压山或拉分盆地完成断层的运动转换。新生代以来,沿海原断层山的南北两侧形成了平行于山系断续分布的第三纪红色盆地。新第三纪末的构造活动使在断层沿线形成了平行于断层的褶皱。说明垂直于断层的挤压作用持续到了早更新世。中晚更新世,沿断裂带形成了一系列小型断陷盆地, 它们大都位于断层不连续端部的左阶拉分区域。中更新世以来由于断层左旋走滑,造成了断错高阶地、古洪积扇、水系、山脊等微地貌现象。全新世时期, 该断裂在各处的断距分布差异较大, 其平均滑动速率为5.46mm/年。因此, 可以认为该断裂带晚更新世的活动状态一直稳定的持续到现在,1920年的海原8.5级大地震就是海原断裂带重新滑动的结果。 ☚ 甘肃地震活动区域地质背景 阿尔金活动断裂带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