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浮云蔽日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浮云蔽日

《浮云蔽日》出处、释义和例句

【出典】唐·李白诗《登金陵凤凰台》:“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释义】浮云比喻奸邪之辈,“长安不见”有报国无门之叹。

【例句】一片心悬家国恨,两条眉锁庙廊谋。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杨显之杂剧《临江驿潇湘夜雨》楔子)张商英因谏被贬,故而引用李白诗句抒怀。

浮云蔽日

比喻奸佞之人蒙蔽皇帝。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返。思君令人老,弃捐勿复道。” 诗以浮云蔽白日作譬,写思妇猜疑远行之人是否是被京洛美女所迷惑而不念家室,不返故里。

浮云蔽日fúyún-bìrì

飘浮的云彩遮住了太阳。比喻坏人掌权,社会黑暗。

浮云蔽日

天上的浮云遮住太阳。指奸邪当道,贤者不得其住。旧时多用以比喻奸诈之徒掩蔽君主之明。亦比喻坏人当道,社会黑暗。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宋张孝祥《于湖居士文集》二《和何子应赋不欺室韵》:“谁会浮云蔽白日,脱帻归来环堵室。”

浮云蔽日fu yun bi ri

like a floating cloud obscuring the sun—in reference to treacherous court officials deluding the monarch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解义】浮云:飘浮的云彩。蔽:遮。飘浮的乌云遮住了太阳。原比喻奸佞蒙蔽君王或反动势力猖獗。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例句】虽然时局~,但是有志之士仍不该混日子。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飘浮的云遮住了太阳。多比喻奸邪当道,贤士不为所重。汉·陆贾《新语·慎微》:“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天上的浮云遮蔽了阳光。原比喻奸邪蒙蔽了皇帝。今多指反动势力猖獗。《文子·上德》:“日月之明,浮云盖之。”
【例】~终究是暂时的,全国人民马上就会迎来光明的春天。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释义】比喻奸邪残害正义。
浮云:???.
??. ??? ??.
蔽日:??? ???.
??? ?? ???.
??? ??? ??? ???.
???? ?? ??.
????.
【例句】浮云蔽日、小人当道的时间长不了,不久的将来我们会重新站起来的。
?? ??? ???? ??? ?? ?? ? ???? ???? ??? ?? ??? ???.
【近义词】暗无天日
【反义词】重见天日

浮云蔽日fúyún-bìrì

《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蔽:遮蔽。顾反:回返。后以“浮云蔽日”比喻奸佞蒙蔽君主,社会黑暗。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飘浮的云遮住了太阳。
❶ 原比喻奸佞小人蒙蔽君主。
❷ 后泛指小人得势,贤良遭害,社会昏暗。也作“浮云翳日”。

浮云蔽日fu yun bi ri

蔽:遮。飘浮的乌云遮住了太阳。原比喻奸佞蒙蔽君主。后泛指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近】豺狼当道
【反】云消雾散凤鸣朝阳

浮云蔽日fúyún-bìrì

〔主谓〕 飘浮的云朵遮住了太阳。多比喻邪恶当道,贤人不为所重。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 贬义。多用于社会情状方面。
也作“浮云翳日”。

浮云蔽日fú yún bì rì

即飘浮的云彩,遮住了太阳。比喻奸佞蒙蔽主上。比喻坏人当道,政治黑暗。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20:4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