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浣花溪草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湖北襄樊市),曾祖辈迁居巩县(今河南巩县)。唐代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因别于晚唐杜牧,人称“老杜”。因十三世祖西晋杜预为京兆杜陵人,故自称杜陵布衣、杜陵野老、少陵野老等。唐代诗人杜审言之孙。开元间曾南游吴越、北游齐赵等地,天宝三年结识李白、高适等。后至长安,寓居十年。天宝十四年授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赴奉先探亲。安史之乱爆发。至德元年移家鄜州,只身奔赴灵武,中途为叛军所俘,押回长安。次年脱身逃至凤翔,谒见肃宗,授左拾遗。因营救房琯事贬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弃官,寓居秦州、同谷,又移家成都,依剑南节度使严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晚年乘舟出川,飘泊湖北湖南,死于湘江舟中。被后人尊为“诗圣”。原有集六十卷,已散佚,宋人编有《杜工部集》二十卷、补遗一卷。《全唐诗》存其诗一千四百余首,编为十九卷。 浣花溪草堂 浣花溪草堂即成都杜甫草堂。唐代大诗人杜甫因避安史之乱,流寓成都。于上元元年(760年)择地城西之浣花溪畔建置草堂,两年后建成。园占地初仅一亩,随后又加以扩展。建筑布置随地势之高下,充分利用天然的水景。园内主体建筑物为茅草葺顶的草堂,建在浣花溪的一株古楠树的旁边。杜甫处境贫困,但经他向亲友觅讨果树、桤木、绵竹等移栽园内,因而满园花繁叶茂、荫浓蔽日,再加上浣花溪的绿水碧波以及翔泳其上的群鸥,构成一幅极富田园野趣而又寄托着诗人情思的天然画图。 浣花溪草堂 ☚ 白居易履道坊宅园 庐山草堂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