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浙江杭州的弄潮之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浙江杭州的弄潮之戏

 杭州的“钱江秋潮”,自古以来为钱塘十景之一。特别自南宋建都杭州,每年农历十月十八日都要举行规模盛大的观潮集会。当潮水涌来之际,竟会形成高达数丈的潮墙,势如千军万马冲压过来。这时只见几百名披发文身的善泅健儿,争先恐后,跃入江中,迎着汹涌澎湃的潮头,搏浪而上。宋代诗人潘阆曾在《酒泉子·长忆观潮》中赞道:“弄潮儿向潮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别来几向梦中看,梦觉尚心寒。”这壮观情形,也正如清代诗人陈璨在《西湖竹枝词》中所描绘的:
 自昔钱塘盛水嬉,候潮门外弄潮儿;
 手持彩帜翻波出,不要浑脱当马骑。
 这些弄潮儿,有的举着大幅彩旗,有的拿着红绿小伞,有的将彩锻系于竹竿上,表演者执竿做水傀儡等动作。他们一个个在水中上下翻滚,腾身百变,浮潮嬉浪,出没于鲸波万仞之中。而手中的旗子却不曾沾湿一点,可见技艺之高超,令人钦佩。
 弄潮亦称“踏浪”。从宋吴自牧《梦梁录》的“以迓子胥弄之戏”记载来看,杭州自吴越春秋时已尊伍子胥为“潮神”,可见弄潮风俗由来已久。最初为迎潮神的仪式之一,后来才逐渐发展成一种民间体育活动。据说,宋代还有端午竟渡时弄潮,苏辙在《竞渡》诗中说:“父老不知招屈恨,少年争作弄潮戏。”
 弄潮之戏,万分惊险,具有生命的危险。因此,一些弄潮儿特别受人尊敬,就是民间妇女也以嫁给弄潮儿为荣。优胜者要插花披红、鼓乐吹打、迎入城中,有万人夹道欢呼争观。之外,还可得到观潮者相当丰厚的赏赐。在过去,弄潮的人多为渔民、船工,有的被恶浪淹没,有的葬身鱼腹。因此,苏轼在《中秋看潮五绝》中写道:“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轻生不自怜。”元代的黄溍《次韵方子践浙江观潮》也说:“潮生潮落几时休?朝暮吴儿几白头。”而明代诗人仇远,更是“寄语吴儿休踏浪”。
 现在,弄潮已成为人们所喜爱的一项娱乐活动。在钱塘江畔、六和塔下,还建起了航海俱乐部,每年夏秋之际,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游泳健儿,都要举行搏浪比赛和表演,盛况不减当年的弄潮之戏。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15:2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