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浑gǔn gǔn〈形〉同“滚滚”。水流奔涌的样子。《荀子·富国》:“若是则万物得宜,事变得应,上得天时,下得地利,中得人和,则财货浑浑如泉源,汸汸如河海,暴暴如山丘。”[清]孔尚任《桃花扇·逢舟》:“流水浑浑,风涛拍禹门。”
浑浑hún hún〈形〉 ❶混浊、纷乱的样子。《素问·脉安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晋〕陆云《九愍·感逝》:“时蔼蔼而未飏,世浑浑其难澄。” ❷广阔无边。《淮南子·俶真训》:“浑浑苍苍,纯朴未散。”〔唐〕韩愈《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 ❸浑然一体的样子。《隋书·天文志上》:“前儒旧说,天地之体,状如鸟卵,天包地外,……其形浑浑然。” ❹迷糊;不清醒。《郁达夫游记·游白岳齐云之记》:“在寂静的正午太阳光下,一步一步的上去,过古松、望仙等亭,人为花气所醉,浑浑然似在做梦。” ❺浑厚淳朴。〔汉〕扬雄《法言·五言》:“浑浑乎圣人之道,群心之用也。”〔明〕归有光《周弦斋寿序》:“周氏诸老人之厚德,浑浑如也。” 浑浑hún hún〖形容词〗 深厚博大的样子(1)。《进学解》:上规姚姒,浑浑无涯。——向上学虞夏之书,深厚博大无边无际。 质朴 质朴淳 璞 木(质木) 野素 拙野 羹元 悃质 钝朴 鲁朴 质朴,不浮华:野 质朴自然:拙 朴浑 质朴无饰:素(素朴;朴素) 朴陋 朴野椎拙 朴而不文 质朴实在不浮华:朴实无华 质朴纯真,不加文饰:朴质 质朴无文采:直朴 质朴实在:朴实 质朴而不粗俗:质而不俚 质而不野 单纯质朴:纯质 淡素质朴:淡简 清新质朴:清朴 雅正质朴:雅质 高雅质朴:雅素 高洁质朴:高率 古雅质朴:古质 古拙 美观而质朴:灵朴 纯厚质朴:浑浑 淳厚质朴:醇质 醇朴 淳美质朴:醇古 怪异而质朴:诡僿 粗疏质朴:粗质 粗放,质朴:鲁质 质朴的样子:憨憨 质朴纯真的样子:浑然 自然质朴的样子:顽然 (朴实淳厚:质朴)
另见:朴实 朴素 淳朴 淳厚 纯洁 ☚ 质朴 人质朴 ☛
水流动的样子 水流动的样子浟浟(弱小~) 浟湙 浟溶 溶溶 滔滔 油油 蔌蔌(清泉~) 汩汩 汩湟 秩秩 滵溢湩湩 泱瀼 浏浏 泫泫 泫然 淡泞 淡儜 潺湲 泉水流动的样子:沕潏 泉水涓流的样子:泌 水流转的样子:澒 大水流动的样子:浑浑 水缓流的样子:潺颜 水迂回缓流的样子:淡荡 水流满的样子:沔(湖水演~) 水流不绝的样子:混混 浪浪 淋漓 滈汗 水流阻滞的样子:咉咽 水迅速流动的样子:涆涆 急速流走的样子:惊捷 ☚ 流淌 流入 ☛
混浊 混浊混 辱 黮浊 昏浊 浑浊 溷浊 液体混浊:浊 浑浊发黄:浑黄 浑浊而深:浑深 潮湿混浊:湿浊 紊乱混浊:纷浊 腐臭浑浊:腐浊 污秽混浊:恶浊 腥臭恶浊:鯹恶 浑浊的样子:浑然 浑浑 (水、空气等含有杂质,不清洁、不新鲜:混浊)
另见:清除 洒扫 污染 ☚ 混浊 污浊 ☛ 浑浑喻脉来浑乱。《素问·疟论》:“无刺浑浑之脉。”《素问·脉要精微论》:“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王冰注:“浑浑言脉气混乱也。” 浑浑渾渾hún hún浑浊、纷乱貌。形容脉象纷乱。《素问 · 疟论》:“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浑浑之脉。”王冰注:“浑浑,言无端绪也。” 浑浑 浑浑读滚滚 (gǔn gǔn)【浑浑】大水奔流貌,形容脉搏洪大。 例1 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素问·脉要精微论》) 译文 脉来滚滚洪大像泉水涌出一样的,病势进展而危重,如果脉搏微细突然停止像弓弦猝断一样,则是死症。 例2 《刺法》 曰: “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灵枢·逆顺》) 译文 《刺法》说: “病人热势炽盛时不可针刺,大汗不止时不可针刺,脉搏洪大如大水奔流状不可针刺,病症与脉象相反的不可针刺。” 【浑浑】形容脉来虚大无力。 例 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左手足当踝而弹之,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 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素问·三部九候论》) 此段文字系弹踝诊法,文多错简。《太素·卷十四·诊候之一》与 《甲乙》卷四第三亦互有异文,然均不可解。兹依 《敦煌残卷》订正如下: “以左手去足内踝上五寸,指微按之,以右手指当踝上微而弹之,其脉中气动应过五寸以上,需需然者 (需需者,来有力),不病也; 其气来疾,手中恽恽者 (恽恽者,来无力也),病也,中手徐徐然者病。” 译文 用左手指在距离内踝上五寸处轻轻按压,又用右手指在内踝上轻弹皮肤,内踝后侧动脉脉气搏动应超过内踝上五寸,如果脉来有力,即无病的象征; 如果内踝后侧动脉脉气搏动很快,虚大无力的,则是病态。 按 《荀子·富国》: “财货浑浑如泉涌。”杨倞注: “浑浑,水流貌。”浑浑又作混混。《孟子·离娄下》: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朱熹 《集注》: “混混,涌出之貌。”又作滚滚。《杜少 陵集详注·二十·登高》: “不尽长江滚滚来。”此皆大水奔流义,引申之则有盛大义。《广雅·释诂二》: “浑,盛也。” 《广雅·卷六·释训》: “浑浑,大也。”反向引申有虚大义。如《素问·三部九候论》 所载。浑浑与恽恽语源同。段玉裁认为 “恽” 是“浑” 的本字。(见 《说文》“恽”字下注) 浑 (混)、滚声近义同。《说文·水部》: “混,丰流也。”段玉裁注: “古音读如袞,俗字作滚。” 王念孙说: “混与浑同。”(《广雅疏证·卷六上·释训》) 闻一多说: “浑……今字作滚。郭(璞) 注 《西山经》: ‘浑音滚。’ 《集韵》: ‘滚同浑。’” (《庄子内篇校释》) 古音浑、混恽皆属匣母文部,滚属见母文部,见匣旁纽,文部叠韵。 ☚ 份份 藉藉 ☛ 浑浑hún húnirregular beating of puls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