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济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济水【同义】总目录 济水沇 济水又作“泲水”。古四渎之一。分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仍称济水,发源于今河南济源西王屋山,下游入黄河处屡有变迁。河南部分为黄河分支,分流在今河南荥阳北,东向经原阳、封丘,入山东定陶西,折向北流入巨野、梁山,再折向东北经平阴、长清、齐河、历城、邹平、博兴入海。历代亦屡有变迁,或堙或为它河所夺。 济水 济水古四渎之一。为古代山东通航河道。《书·禹贡》载,兖州贡道“浮于济、漯,达于河”,即运送贡品的船舶可以从济水或漯水进入黄河以达帝都。古代济水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都是黄河的支流。黄河以南部分从定陶县进入山东境,向东北注入“巨野泽”,又自泽北出经梁山县东,至东阿旧治(今平阴县东阿镇)西,自此以下至济南泺口,略同今黄河河道。自泺口以下至海,略同今小清河河道。济水自大禹治水传说起,至魏晋南北朝,都为中原东通齐鲁的重要航道,对东西文化交流,漕粮运输,都起了很大作用。隋开通济渠后,巨野泽以上渐湮废。自唐至宋曾在今开封先后导汴水或金水河入济水故道,以通漕运。唐称湛渠,宋称五丈河,其后复湮。金后自汶口至泺口一段遂成为以汶为源的大清河,一称北清河;自泺口以下则成为以泺水为源的小清河,济水之名从此消失。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海,大清河之名亦不存在,只有小清河尚通航至今。 ☚ 洙水河桥 济宁港 ☛ 济水古“四渎”之一。一作泲水,又作水、兖水。包括黄河南北两部分:河北部分今仍名济水,源出今河南济源县西王屋山,惟其下游入黄河处历代屡有变迁。据《汉书·地理志》载,其时在今武陟县南入河;据《水经·济水》及《注》载,已改在今温县西南入河。河南部分本系从黄河分出之支派,其分流处在今河南荥阳县北,东流经原阳、封丘等县,至今山东定陶县西,折东北入巨野泽,又自泽北出经今梁山县东,折东北经今平阴、长清、齐河、历城、邹平、博兴等县,而入于海。晋后又有“别济”,《水经注》时,自今荥阳东北以下至于巨野泽又分南、北二派,北济经今封丘县北、菏泽县南,南济经今封丘县南、定陶县北;自出巨野泽会汶水以下,又兼称清水。隋通济渠开凿后,巨野泽以上渐堙废,巨野泽以下渐以清水著称,但济水之名仍存。自唐至宋曾在今开封市先后导汴水或金水河入南济故道以通漕运,称为湛渠或五丈河,其后复堙。金以后黄河以南济水之名遂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