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浆细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浆细胞plasma cell

动物体内一种能大量合成和分泌免疫球蛋白的细胞。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发生母细胞化(返幼),细胞体积增大,并不断分裂分化,经原浆细胞、幼浆细胞,最终成为浆细胞;主要分布于淋巴组织和疏松结缔组织。形态呈圆形或卵圆形,直径10~20 μm;核圆,常偏于细胞一侧,染色质沿核膜呈车轮状分布。胞质中有密集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和大量游离核糖体,是合成免疫球蛋白的场所。每一浆细胞只合成和分泌一种重链和轻链的免疫球蛋白。

浆细胞plasmocyte

系疏松结缔组织中的一种细胞。但最多分布于淋巴组织和消化道的固有膜等处。浆细胞胞体为圆形或卵圆形,大小不等。小者仅7~8μm,大者可达20μm。胞核为圆形或卵圆形,大都在细胞的1侧,核内染色质很粗,靠近核膜,呈辐射状排列,亦称为车轮状,这种形态特点是识别浆细胞的重要标志。胞浆呈均质性,含有丰富的核糖核蛋白,易被碱性染料着色;浆内含有丰富的高尔基体和散在的线粒体。浆细胞具有产生抗体的作用,对机体的防御功能有重要意义。

浆细胞

非胸腺依赖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转变而成的抗体产生细胞。形体较大,能积极合成和分泌抗体。


浆细胞

能合成和分泌抗体的细胞群。由机体B淋巴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产生,形成后数天内即死亡。抗体进入血流。

浆细胞plasmocyte,plasma cell

由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而来,存在于结缔组织和淋巴组织中,胞体呈圆形或椭圆形,胞质嗜碱性、内有大量平行排列的粗面内质网。细胞核较小而圆,位于胞体一侧,致密深染的染色质块规则地排列在核膜内面,使细胞核呈表盘状或车轮形。它可合成和分泌抗体,是免疫系统的重要成员。

浆细胞

浆细胞

浆细胞是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分化的一种合成与分泌免疫球蛋白 (抗体)的细胞,是免疫细胞系统的主要细胞。正常疏松结缔组织内浆细胞很少,常分布在血管附近;消化管、呼吸道、子宫的粘膜结缔组织及各处周围淋巴组织内浆细胞较多。在慢性炎症病灶和慢性肉芽肿内,浆细胞特别多。浆细胞呈圆形、卵圆形或多角形,直径10~20μm。细胞核呈圆形,常偏位于细胞的一侧,核仁明显,异染色质多,呈块状,沿核膜内面呈辐射状排列,使核呈车轮状。细胞质较多,富有核外染色质,因此胞质显强嗜碱性。核旁有一浅染色区,其内存在中心粒和高尔基复合体。在电镜下,细胞质除有一般细胞器外,还有密集平行排列的扁囊状粗面内质网、大量游离核糖体和明显的高尔基复合体(见图)。这些结构特征反映了浆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功能。

浆细胞电镜模式图

1.中心粒 2.高尔基复合体 3.线粒体 4.粗面内质网 5.核仁 6.染色质


在慢性炎症病灶内,一些浆细胞胞质内有均质的含糖蛋白的嗜酸小体,大小不定,被伊红染成红色,称Russell小体。这可能是由于浆细胞受到抗原反复刺激后,一些未参与合成免疫球蛋白分子的轻链聚集而成的异常状态。它可随着细胞退化解体而释放。用免疫荧光技术或电镜酶标记法证明,浆细胞及其前体细胞是在粗面内质网和高尔基复合体合成和贮存免疫球蛋白。通常一个浆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而且只能合成一种类型的轻链或重链的抗体。浆细胞释放抗体的方式尚不很清楚,可能是由粗面内质网与细胞膜之间建立的通路或经过细胞膜扩散而排到细胞外,成为游离的抗体,或结合在细胞膜上成为抗原受体。也有人认为成熟浆细胞退化崩解时,释放所含的抗体。
浆细胞是由B淋巴细胞分化而成。B淋巴细胞受到抗原或非特异性促细胞分裂剂的刺激时被活化,“返幼”(也称母细胞化)成为免疫母细胞。免疫母细胞也称原淋巴细胞或原浆细胞,因其胞质能被派若宁染成红色,故也名嗜派若宁细胞。原浆细胞直径15~25um,核圆或卵圆形,偏心位,常染色质多,2~4个较大的核仁,胞浆较多,呈强嗜碱性。电镜下,见很多狭窄的粗面内质网和游离多核糖体。原浆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中间阶段的幼浆细胞。幼浆细胞直径15~25μm,核圆形或卵圆形,偏心位,染色质颗粒中等大小,有1~2个核仁,胞质内常见核旁浅染色区。在电镜下,其高尔基复合体发育良好,粗面内质网更发达,呈同心状平行排列,有些内质网囊腔因抗体聚积而扩大。幼浆细胞再经分裂和分化,产生成熟的浆细胞。成熟的浆细胞寿命较短,可存活数天或数周,最后发生退化,由巨噬细胞吞噬。
☚ 巨噬细胞   肥大细胞 ☛

浆细胞

浆细胞

浆细胞是由B细胞在抗原刺激下分化增生而来的一种不再具有分化增殖能力的终末细胞。在分化过程中,获得特有的浆细胞抗原(PC-1),可视为浆细胞抗原区别于淋巴细胞的主要膜标志。
浆细胞在体内的分布与淋巴细胞大致相似,主要分布于淋巴结和脾脏。最初分化的浆细胞称为浆母细胞,体积较大,在胞质中,有许多平行排列的扁平状的粗面内质网。成熟浆细胞胞质内粗面内质网中,充满着细小的絮状物质,即罗氏小体,为免疫球蛋白分子组成,因而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目前认为,由单个B细胞增殖分化成的浆细胞系仅能合成一种个别类型的免疫球蛋白分子。正常机体内具有许许多多的不同的免疫活性细胞克隆,分别发展成为不同的浆细胞系,能合成针对各种抗原分子的抗体。
成熟的浆细胞以几种不同的方式向胞外分泌免疫球蛋白:
❶全质分泌: 浆细胞溶解,所含免疫球蛋白分子全部释放出来。全质分泌不是主要的分泌方式。
❷顶质分泌: 一部分胞质向外突出,形成小囊状物,然后小囊状物脱落,再将其中的免疫球蛋白分子释放出来。
❸局部分泌: 是所有分泌性细胞共同的分泌方式,即在浆细胞内质网囊腔中合成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先以芽生的方式形成许多小囊泡,然后运送到高尔基复合体,在那里进行加工、浓缩和储存,最后充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小囊泡游离到胞质膜内表面,再与胞质膜相融合,通过反向吞饮将内含物分泌到胞外。

☚ B细胞   杀伤细胞 ☛
0001577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6:4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