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饭pàifàn指解放初期,干部下村屯轮流指派到指定的农户家吃饭:今天给我~轮到国有家,一会儿国有他妈就给我送晌饭来啦。(林予 谢树《咆哮的松花江》) 派饭pàifàn指派农户为下乡干部提供饭食。也指下乡干部吃的饭食。例如:“工作组进村后,开会召集人、派饭、领路……样样他都安排得妥妥贴贴。”(《中国青年》1950. 3. 11页)“他利用到社员家吃派饭的机会,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光明日报》1965.7.7) 派饭 派饭pàifàn❶下乡工作的政府干部和各类工作人员轮流到农户家中吃饭,并按照政府规定标准付给一定的货币和粮票的一项制度。因到谁家吃饭都由村队干部指派,故称。 ❷下乡工作的干部在农户家里所吃的饭食。 ❍ 当时下乡都是吃~的。 ☚ 派发 派送 ☛ 派饭红军初创时期解决军队饮食保障的一种方式。红军每到一地,一般按建制到居民家就餐,饭后付钱。这种吃派饭的方式一直沿用到1929年上半年。后来随着红军的发展壮大,各个分队(连队)建立健全了伙夫班和供应制度,自行开伙,从而废除了派饭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