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活络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活络丹huó luò dān中成药名。功能祛风活络,主治筋脉拘挛,肢体疼痛:这包子里是你前儿说的药,梅花点舌丹也有,紫金锭也有,~也有,催生保命丹也有,每一样是一张方子包着,总包在里头了。(四二·965)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成藥部 > 丹 > 活絡丹 活絡丹 huóluòdān 亦稱“小活絡丹”、“小活絡丸”。丹藥。因其具有祛風活絡之功,故名。由川烏、草烏、地龍、炮南星、乳香等組成。主治風寒濕痹,肢體疼痛,麻木拘攣,腰腿沉重。參閲宋·陳師文等《太理惠民和劑局方·治諸風·活絡丹》。 活络丹祛湿剂之一。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制川乌180克、制草乌180克、地龙180克、制天南星180克、乳香66克、没药66克。共为细末, 酒面糊为丸。兽医临证中可作散剂用。马、牛60~100克。加陈酒100毫升灌服。功能驱风活络, 祛湿止痛。主治马、牛寒湿痹痛及湿痰留阻经络,肢体疼痛等证。方中川乌、草乌祛风驱寒, 温经通络,为主药; 天南星燥湿活络,以祛络中之痰, 并能祛风, 为辅药; 乳香、没药行气活血, 以化络中之瘀血, 并能止痛, 为佐药; 地龙通经活络, 酒助药势, 引导诸药直达病所, 为使药。诸药合用,发挥驱风活络、祛湿止痛的功用。因《圣惠方》有“大活络丹”, 故本方又名“小活络丹”。 活络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又名小活络丹、小活络丸。川乌 (炮,去皮脐)、草乌(炮,去皮脐)、地龙、炮天南星各六两,乳香、没药各二两二钱。为细末,酒糊为丸,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腹日午冷酒送下。功能温经活络,搜风除湿,祛痰逐瘀。治风寒湿痹,肢体疼痛、拘挛。方中主以川乌、草乌温经活络,以散络中风寒湿邪; 臣以南星燥湿活络,以祛络中之痰,并能祛风;佐以乳香、没药行气活血,以化络中之瘀血,并能止痛;使以地龙通经活络,并用陈酒引导诸药直达病所。合而用之,则留滞于经络之风寒湿邪及痰、瘀均得以祛除,使经络得通,通则不痛,营卫调和,诸症可愈。实验研究:本方具有止痛和镇静作用。 活络丹 《和剂局方》卷一吴直阁增诸家名方【组方药物】 天南星(炮) 川乌(炮,去皮、脐) 地龙各180克 乳香(研) 没药(研)各66克 草乌180克(炮,去皮、脐) 活络丹 《鸡峰普济方》卷二十五【组方药物】穿山甲15克 白芷 细辛 藁本 白僵蚕 石膏 藿香 木鳖子 骨碎补 荆芥 天麻 天南星 干蝎各30克 代赭石60克 羊踯躅 麻黄各45克 草乌头春360克,冬500克,秋、夏各250克 活络丹huóluòdān又名小活络丹、小活络丸。《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制川乌、制草乌、地龙、制南星各六两, 乳香、没药各二两二钱。糊丸, 每服五分; 蜜丸, 每服一钱, 日一二次, 温黄酒或温开水送服。功能祛风活络, 除湿止痛。治风寒湿痹, 肢体疼痛, 麻木拘挛。 活络丹huo luo dan【医学】bolus for activating energy flows in channels and collaterals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