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活版印刷
北宋庆历间,毕昇发明活版印刷。其方法是用胶泥刻字,火烧令坚,用铁范排字,“若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宋沈括《梦溪笔谈·技艺》)。这是印刷术的重大突破,可惜未受重视,直到南宋淳祐间,才由姚枢教弟子杨古应用此法,印成朱熹、吕祖谦的著作。元代活字印刷术开始推广,王祯创制了木活字,采用转轮排字架,工效大大提高,印成了6万字的 《旌德县志》(见王祯《农书》)。当时出现“铸锡作字”。明正德三年(1508),常州地区创行铅字,苏南流行铜字印刷。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泰安的徐志定创磁活字,“坚致胜木”(泰安磁版《周易说略》序)。清政府也逐渐采用活字印刷,如雍正四年的《古今图书集成》66部,每部都用铜活字印5千余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