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洪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洪水

杰出的国际主义战士——洪水将军 李 伶 人物1985年3期


洪水

他为中国革命贡献了毕生心血——记1955年
授衔的外籍将军洪水同志
陈寒枫解放军报1989年1月16日
外籍将军——洪水
洪水(1906—1956)
洪水(1906—1956)
刘书欣
星火燎原编辑部
洪峰 张永琏
支部生活(上海)1987年10期
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帅名录第三集第315页
来自异国的朋友——在中国有过特殊经历
的外国人第89页
洪水(1906—1956)陈予欢编著黄埔军校将帅录第1142页

洪水

江亢虎,号洪水、亢庐,原名绍诠,江西弋阳人。清光绪九年生,1954年卒。早年就读于北京东文学堂。曾任北洋编译局总办兼《北洋官报》总纂。民国9年以中国社会党人身份列席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三次代表大会。民国29年任汪伪政权考试院院长。抗战胜利后被捕。著有《江亢虎文存初编》、《江亢虎最近言论集》、《新俄游记》、《台游追记》、《中国社会改革》、《洪水集》等。

洪水

洪水

半月刊(第1期为周刊)。1924年8月在上海创刊。是创造社创办的文艺和政治的综合性刊物。先后由泰东书局、光华书局、创造社出版发行。由周全平、郁达夫等编辑。该刊发表不少研讨无产阶级专政和无产阶级文学的文章,具有鲜明的革命倾向,预示了创造社开始“转换方向”的发展。1927年12月停刊,共出36期。

☚ 小说世界   红玫瑰 ☛

《洪水》

《洪水》

贝朗瑞



因为我是个预言者,由于神圣的职责所在,

我敢向上帝询问未来的时代。

为了惩罚大地上的君王,

旧世界里将有洪水泛滥。

离他们不远,海水已经涌上沙滩,

它在怒吼、暴涨: “浪潮来了,主子们,你们看!”

我向他们这样说:“你们看。”他们回答:“你在做梦。”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上帝,这些好国王替你干了些什么?

居然有人感谢许多国王所制订的法律。

如果我们负着十分沉重的桎梏,

那是因为人民忘记了自己的权利。

但是潮水滚滚而来,

向这些过去如此享福的首领冲击。

他们没有这种聪明来为自己建造巨船。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谁向潮水说话?一个非洲的暴君,

他,含*的黑皮肤子孙,光着脚治国的人。

他说:“滚滚的波涛,你们一向服从我古远的神明,

你们要让我的收入增加一倍才行。”

于是这位好国王,在贩卖人口的海盗身上,

征收一笔巨款,

他把他的百姓卖给我们,来生产白糖。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都要葬身波澜。



亚洲的一个苏丹喊道: “大家过来!

妇女、官员、太监、禁卫,

我要用你们血肉的身体建成海堤,

来挡住疯狂的潮水。”

那些惶恐的禁卫都想逃出

那洋溢着欢乐和芬芳的宫闱,

他却还在那里抽烟,打哈欠和砍人脑袋。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在我们的欧洲,这巨大的洪水已经到来,

大家想互相帮助也是徒然。

他们喊道: “上帝,请你来审判。”

上帝回答: “泅吧、泅吧,不要间断。”

这些庄严的人物将要沉落在海底;

他们的宝座已经粉碎;

王冠上的金子已铸成了钱币。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 都要葬身波澜。



这个海洋是什么呀,预言者!

世界各国的人民,这就是从饥饿中解放出来的我们。

我们更加有智慧,终于击败

那么多的无用的国君。

我们的长期酝酿的怒潮,

上帝用来淹没了这些不肖的子孙。

随后天空晴朗,浪也平静下来。

这些可怜的国王,(叠句)都要葬身波澜。

(沈宝基 译)



【注释】 含:《圣经·创世纪》记载,含是挪亚的第二个儿子, 黑人的祖先。

【赏析】 这首诗作于1848年二月革命前夕。诗人一开始就预言了人民革命的洪水必将暴发,“这些可怜的国王,都要葬身波澜”。

随后,诗人将矛头直指旧世界的心脏,“许多国王所制订的法律”,提醒人民,当他们感到“负着十分沉重的桎梏”时,不要忘记自己的权力。只要人民像洪水一样一齐暴涌,欧洲的君王也将和非洲、亚洲的暴君一样,终将为洪水吞没,葬身波澜。

最后诗人告诉人民,惩罚这些“不肖子孙”、“这些可怜的国王”,符合天意,上帝的回答是: “泅吧、泅吧,不要间断”,洪水“就是饥饿中解放出来的我们”。

这首诗既简单明快,又深刻凝重。它采用了最通俗的口语和人民群众熟悉而喜闻乐见的词句作为诗歌的表现形式,抛弃了生硬的说教和空泛的号召,而是摆出事实,让人民大众看看“国王的法律”,想想自己身上“沉重的桎梏”;看看非洲、亚洲暴君们的命运,想想欧洲君主的下场,使群众眼明心亮,从而使诗歌具有了极强的感召力和战斗力。

从“为人民而耕耘文学”的基点出发,在这首诗中,贝朗瑞还采用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一方面诗人揭露了残酷的现实,将矛头直指欧洲君主,另一方面诗人也尽情地发挥出自己的想象,想到假如人民是洪水,那么这些可怜的国王“没有这种聪明来为自己建造巨船”;想到远方的非洲君主和亚洲君主的结局;甚至想到询问上帝,想到人民和上帝的对话。所有这些,使得这首诗既明晰而又变化多姿,既获得了现实意义又不丧失其艺术性,所以深受人民喜爱。

19世纪俄国大批评家别林斯基对贝朗瑞表示了他的敬意: “……贝朗瑞是法国诗坛之王,是诗歌的最郑重、最自由的表现,”“政治在他那里是诗歌,诗歌——则是政治;生活在他那里是诗歌,诗歌——则是生活。”文学史家朗松曾说过:“一个作家永远不是平庸的,当整个民族的灵魂能在他的言论里认得出自己,感觉到适意。”我们说,贝朗瑞正是这样一位诗人。
洪水

洪水

大水。《商颂·长发》一章: “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毛《传》:“洪,大也。”芒芒,大水貌,犹茫茫。敷,施、布。下土,天下。此句:洪水茫茫,大禹治水于天下四方。

☚ 洪   洒 ☛

洪水hóngshuǐ

因暴雨或冰雪融化等引起江河猛涨的大水
 △ ~滔天。

洪水hóngshuǐ

〈名〉江河因降雨或积雪融化而引起暴涨的水流:洪水肆虐│预防洪水│洪水的危害。

洪水hóngshuǐ

江河因下暴雨而引发的水流暴涨,可能造成灾害。
【组词】洪水猛兽︱洪水成灾︱洪水暴发︱被洪水围困︱一场洪水︱洪水期
【例句】拦河大坝挡住了洪水。
 ❍ 今天晚上,这里的土地要被洪水淹没。
 ❍ 洪水退了以后,很多道桥梁需要检修。
【近义】大水
【反义】细流︱枯水

洪水hongshui

河流因大雨或大量融雪而引起的暴涨的水流,常造成灾害:~滔滔|~淹没了大片农田和房屋|兴修水利,治理~。

洪水

大水。《孟子·滕文公上》:“~横流,泛滥于天下。”李朝威《柳毅传》:“昔尧遭~九年者。”

大水

大水

洪 潆 鸿(鸿水;鸿濑) 巨浸大浸 丰水
河流因大雨或融雪而引起的暴涨的水流:洪(洪水;洪潦) 鸿(鸿水,鸿流,鸿波) 暴水 逸水 洚水
因积雪融化或大雨之后,自山上突然奔泻而下大水:山洪 山涨
黄浊高涨的洪水:黄涨
泛滥的洪水:黄水
涨达最高水位的洪水:洪峰
汹涌的大水:惊浸
浩大的水流:洪流
(大的水流:大水)

另见:水势 水流急

☚ 潮水   小水 ☛

洪水flood

因暴雨或急骤融冰化雪,以及罕见的水库垮坝等引起江河水量迅猛增加、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一次洪水由起涨到峰顶,而后退水的过程称洪水过程。洪峰流量Qm (m3/s)、洪水总量(m3)和洪水过程是表示洪水特性的三个要素。

洪水

河流中水量猛增,水位急涨的现象。中国《尚书·尧典》记述了公元前2297年的一次洪水。中国河川径流中,洪水占50%~60%。洪水可分为暴雨洪水、融雪洪水、冰川洪水、山洪、风暴潮洪水和溃坝洪水等6种。

洪水

又称“汛”。指暴雨、冰雪融化在短时间内造成江河、湖泊水量激增,水位猛涨的现象。中国大多数河流的洪水由夏秋暴雨所形成,分别称为“伏汛”和“秋汛”。由于来势猛、峰高量大,又称为“大汛”。春季温度回升,中国北方河流,由于冰雪融化;南方河流由于降水而形成的洪水,称为“春汛”。因时值桃花盛开季节,故又称“桃汛”;水量远比大汛小,也称“小汛”。洪水对人类十分有害,可通过修筑堤防、疏浚河道、水土保持、植树种林、修造水库等措施加以控制;而乱砍乱伐森林、过度围垦湖泊、不合理坡地开荒等,都将增大洪水的危害。

洪水

因暴雨或急骤的融冰化雪、水库溃坝等引起江、河、湖等的水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

洪水

洪水

洪水指暴雨或急骤的融冰化雪和水库垮坝等引起江河流量迅猛增加及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山区河流的这种现象称为山洪。如暴雨引起山坡或岸壁的崩坍,大量泥石连同水流下泄,则成为泥石流。水库溃坝,存蓄的大量水体突然泄放,使下游河段的水位流量急剧增长的现象,称为溃坝洪水。冰川融水积聚的冰湖溃决时,也发生类似现象。地震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巨大山体的滑坍,常会堵塞河流,使上游的水位急剧上涨,而当被堵塞部位被水流冲开时,在下游河段也会发生这种现象。在河口的感潮河段,在河流的高水或洪水时期河流水流受到台风或高潮的影响,水位会升高很多,甚至超过单独从上游来水形成的最高洪水位。寒冷地带河流在冬季或春季因冰融凌堵塞引起水位急剧上涨的现象,称为凌汛。
当流域上发生暴雨或融雪时,在河域各处所形成的地面径流,都依其远近先后汇集于河道的出口断面处。当近处的地面径流到达该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开始增加,水位相应上涨,这就是洪水起涨之时。随着远处的地表径流陆续来到,河水流量和水位继续增涨。直至大部分高强度的地表径流和暂时存蓄在地面、表土、河网中的水量均已流出口断面时,河水流量及水位即回到接近于原来状态,这时即为洪水落近之时。如在方格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江河的水位或流量为纵坐标,可以绘出洪水从起涨到峰顶到落尽的整个过程曲线,称为洪水过程线。由于洪水的整个过程两头低中间高,形似山峰,故称洪峰。洪水涨落过程因洪水成因不同而异,典型过程有下列几种:
(1) 暴雨洪水型。热带和温带地区的河流的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小河的流域面积和河网的调能张力都小,因此一次暴雨即形成一次洪峰,并且暴涨暴落。大河的流域面积大,不同场次的暴雨在不同支流新形成的多次洪峰先后汇集到大河时,各支流的洪水过程往往相互叠加,又由于河网、湖泊和水库的调蓄、洪峰的次数减少,而历时则加长,涨落速度比较平缓。
中国的多雨季节由南向北逐渐推迟,华南地区为2月至6月,华北、西北、东北则为6月至10月,相应地,各地区的洪水发生季节也不相同。
(2) 凌汛型。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的自南向北的河流 (或河段),在冬季北部河段开始结冰封冻,而南部河段尚在流凌,当大量冰凌流到北部已封冻的河段处,往往堆积形成冰坝,使水位升高。在春季南部河段先解冻开河,大量冰凌连同流水壅至北部尚在封冻的河段,也会堵塞河道形成冰坝,迅速抬高水位,甚至高于暴雨洪水的最高水位,成为全年的最高水位,迅速降落,而流量却迅猛增加,形成历时很短、急骤涨落的洪峰。由滑坡堵塞或水库垮坝新形成的洪水,其涨落过程与此相似。在中国北方的河流如黄河上游乌兰至包头一段及下游向兰考至河口一段、松花江下游干流的通河以下河段,都存在这种现象。
(3) 融雪洪水型。在南北半球的高纬度寒冷地区,如苏联、加拿大的大部分和中国的东北北部地区,冬季的积雪较厚,春季气温大幅度升高时,各处积雪同时大量融化时,就会形成江河的融雪洪水。在积雪较厚而夏秋季暴雨不大的苏联和加拿大等地区,春季融雪洪水往往是全年最大的洪水。中国黑龙江省西部嫩江水系位于大小兴安岭之间,冬季积雪较多,水流由北向南。
(4) 融雪融冰与暴雨混合型。在美国西部和欧洲的部分地区,春季降雨量很大,地面的积雪因降雨而同时融化,成为雨雪混合洪水。在中国甘肃省的河西走廊、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的一些有冰川和融雪补给的河流,当4、5月份气温升高时,低山的积雪先融,成为融雪洪水; 6、7月份气温更高,高山上的冰川和积雪也融化成为冰雪洪水; 这时如遇暴雨就成为雨雪冰的混合洪水; 至8、9月份则主要由暴雨形成洪水。

☚ 水库   枯水 ☛
洪水

《洪水》

创造社的综合性刊物。1924年8月创刊于上海。初为周刊,出一期后停刊。1925年9月复刊,先后由周全平、郁达夫主编,改半月刊,1926年12月曾出《洪水周年增刊》一本,至1927年12月停刊,共出36期。作者大部分都是“创造社”的人,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周全平、叶灵凤、王独清、倪贻德、蒋光慈、巴金、冯乃超等人都有不少文章在该刊物上发表,涉及政治、经济、文学、艺术和文艺理论批评等领域,但内容偏于批评。反映了创造社成员的文学思想和政治思想的发展与变化。

☚ 秋瑾   觉民 ☛

洪水

1.注释:
1)圣经中的洪水是指挪亚时代耶和华灭世的洪水。那时耶和华见人在地上罪恶很大,终日所思想的尽都是恶,耶和华神要使洪水泛滥在地上,毁灭天下,凡地上有血肉、有气息的活物,无一不死。惟有在挪亚方舟里挪亚一家八口和存留为种的百兽、昆虫、禽鸟得以存活。
2)洪水灭世也预示末日的光景。耶稣说,挪亚的时代如何,世界的末期也如何。
3)洪水是洗礼的预表。
2.圣经记载:
1)神对挪亚说:“凡有血气的人,他的尽头已经来到我面前,因为地上满了他们的强暴,我要把他们和地一并毁灭。”(创6:12—13)耶和华又对挪亚说:“你和你的全家都要进入方舟,因为在这世代中,我见你在我面前是义人。”“挪亚同他的妻子和儿子、儿妇,都进入方舟躲避洪水。洁净的畜类和不洁净的畜类,飞鸟并地上一切的昆虫,都是一对一对地,有公有母,到挪亚那里进入方舟,正如神所吩咐挪亚的。过了那七天,洪水泛滥在地上。”(创7:1—10)
2)耶稣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子降临也要怎样。当洪水以前的日子,人照常吃喝嫁娶,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日,不知不觉洪水来了,把他们全都冲去。人子降临也要这样。”(太24:37—39)
3)“当时进入方舟,借着水得救的不多,只有八个人。这水所表明的洗礼,现在借着耶稣基督复活也拯救你们。这洗礼本不在乎除掉肉体的污秽,只求在神面前有无亏的良心。”(彼前3:20—21)

洪水

the Deluge;flood


洪水

flood

洪水

创造社主办的综合性期刊。1924年创刊于上海。1927年停刊。共出三卷三十六期。内容反映了创造社文学思想和政治倾向的发展。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0:1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