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阳
❶ 指{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五地;又指{山阳}﹑{广阳}﹑{汉阳}﹑{南阳}﹑{丹阳}五郡。 《后汉书·方术传下·赵彦》:“以贼屯在{莒}﹐{莒}有五阳之地﹐宜发五阳郡兵﹐从孤击虚以讨之。”{李贤}注:“谓{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并近{莒}。郡名有‘阳’﹐谓{山阳}﹑{广阳}﹑{汉阳}﹑{南阳}﹑{丹阳}郡之类也。” ❷ 谓《易》夬卦()中的五个阳爻(-)。 《易·夬》“夬。扬于王庭”{唐}{孔颖达}疏:“此阴消阳息之卦也。阳长至五﹐五阳共决一阴()﹐故名为夬也……王庭是百官所在之处﹐以君子决小人﹐故可以显然发扬决断之事于王者之庭﹐示公正而无私隐也。”五阳﹐谓君子势力众强;一阴﹐谓小人势力孤弱。{明}{张居正}《 鉴别忠邪以定国是疏》:“方今天下﹐当五阳之会﹐处极辨之朝;一阴潜萌﹐其兆已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