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湖洪水
来源于湘、资、沅、澧四水和荆江的松滋、太平、调弦(于1959年堵闭)、藕池四口和汨罗江、新墙河等区间水系。由于四水、四口洪水出现时间不一致,故洞庭湖水的汛期为5~10月,长达半年。汛期水量的组成,四水合计占 46.7%,四口合计占46.8%,区间占6.5%。历年最大洪峰流量:四水合计为46157立方米每秒(1954年6月29日),四口合计为27640立方米每秒(1954年7月22日)。50年代以来,四口入湖水量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由于湖区泥沙淤积和围垦,致使湖区洪水位逐年抬高。如1983年,除澧水洪峰稍大外,三水、三口的洪峰均接近平水,但最高水位在西洞庭湖区却打破历史最高纪录,在东南洞庭湖区仅次于1954年最高水位。洞庭湖的容积逐年在减少,它实际上是 一个洪道型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