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洛阳故城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洛阳故城

023 洛阳故城

洛阳是我国历史名都之一。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 (孝文帝后)、隋 (炀帝)、唐(武则天)、后梁、后唐九个朝代先后在此建都,故有“九朝古都”之称。《周书·洛诰》:“我乃卜涧水东,瀍水西,惟洛食。又卜瀍水东,亦惟洛食”。于是周公便在所卜的地域内,营建周之东都——洛邑(又称成周)。它包括两个城,一为王城,为周王所居,在瀍水西;一为下都,用以安置殷顽民,在瀍水东。两城相距20公里。这是建都洛阳的第一次历史记录。汉时以王城为河南县,成周(下都)为洛阳县。东汉光武帝刘秀将首都改在洛阳。位置在今天洛阳白马寺以东,北依邙山,南临洛水。城近长方形,未建外郭,南北长9里余,东西宽6里许,通称“九六城”。城内有南北二宫,两宫以复道相连。南宫的西北设金市,城外设马市和南市。东汉末洛阳遭到战乱破坏,魏文帝曹丕亦建都洛阳,在废墟上建立国都。形制仍依东汉旧制,设南北二宫。西晋在此设都,也有所兴建。在以后战乱中,洛阳又遭到破坏。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迁都洛阳。以原有城址为基础,进行了改建。城市向南跨过了洛水、宫城、京城(内城)和郭城(外城)三城相套。宫城位于中部偏北位置,改革了前代南北二宫制的传统,克服了布局不合理的弊端,突出了宫的主体位置。京城的城基在“九六城”的原址上,城南铜驼街两侧布置官署、祖社。京城外有郭城,外郭面积较京城大5倍,以经济活动为前提安排,设有大市、小市、四通市。城郭分工明确,配合得宜,突出以宫为主体的城市中心区的主导作用,显示了规划的整体性。北魏洛阳的形制,对以后都城规划产生了很大影响。隋唐两代继承汉代的东西京制度,以洛阳为东都。隋唐洛阳城址在汉魏洛阳城以西10公里处。北依邙山,面对伊阙(龙门)。城市平面略呈方形,东墙长7312米,南墙长7290米,西墙长6776米,北墙长6183米,西南角顺应河道,城墙部分弯曲,城门位置互不对称。洛河穿城而过,将城内分为南北两区。宫城和皇城位于北区西侧。皇城内建有官署和寺庙,宫城在皇城以北,二城位于同一条轴线上。皇城前大道通过定鼎门,与伊阙相对。城内有3个市,最大的南市在洛河南岸,占地两个坊,内有112个行,3000多个肆。北市在洛河北岸,西市在城西南角,各占地一坊。洛阳城的布局考虑地形灵活设置,不拘泥于方整对称。道路宽度比长安窄,经济实用。除了集中设市外,在洛河沿岸的一些坊中也设置商业,这些在都市规划上都是显著进步。唐末战争中洛阳又受到严重破坏,以后一直未有修复。

☚ 楼兰古城   唐长安城 ☛
0000975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