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佛教重点寺院。在峨眉山腰。明代始建,仅有一小庵,称初喜亭,前有明月池。清康熙三十八年 (1699年) 行能禅师扩建,改名天花禅院,将明月池砌为六方。后传说普贤骑象经此,曾在明月池中汲水洗象,遂易现名。寺有弥勒殿、大雄殿、观音殿三殿。“象池夜月” 是峨眉十景之一。寺周为猴群栖居处,常沿路边甚至入寺向游人索食,野趣无穷。
洗象池
位于峨眉山罗汉坡下。相传李白游山过此,写下脍炙人口的《峨眉山月歌》。清乾隆元年(1736)改建为六方池,传说普贤菩萨骑象登山,曾在池中汲水浴象,故名洗象池;池畔还留有大象脚印,名为洗象石。夜月、灵猴、杜鹃花,称为“洗象池三绝”。清人谭晴峰《象池夜月》诗:“仙人骑象杳何之,胜迹空余洗象池。一月映池池贻月,月明池静寄幽思。”洗象池附近,洞居群猴,见人不惊,相戏索食,灵顽可爱,野趣良多。附近桫椤坪有世界三大名花之一的杜鹃花,凡30多种,多为珍稀品种。春夏之交,满山杜鹃,盛开怒放,异彩纷呈,有“鹃海”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