噎膈
病名。 见宋·严用和《济生方·噎膈》“噎膈……阳脉结谓之膈……五膈者,忧恚寒热气也。五噎者,忧思劳食气也。” ❶ 指食入阻隔,未入胃即吐出者。 见明·赵献可《医贯·噎膈论》“噎膈者,饥欲得食,但噎窒迎逆于咽喉胸膈之间,在胃口之上,未曾入胃,即带痰涎而出。”多因气血亏损,复因悲思忧恚;或酒食厚味,酿痰阻气导致食道干涩或窄狭所致。症见欲食而不能下咽,或仅能进食粥糜等。今之食道癌、食道狭窄等似为是证。 ❷ 指食不得下,大便闭结者。 见明·李梴《医学入门·内伤类·噎膈》“饮食不下而大便不通,名噎膈。”多因忧郁失志及饮食淫欲而动脾胃肝肾之火;或因他病误服辛香燥药,令阴虚血耗所致。症见食不能下;或食虽能下,良久复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等。 ❸ 指胃反。 见元·朱震亨《丹溪心法·翻胃》“翻胃大约有四,血虚,气虚,有热,有痰。……翻胃即膈噎。 膈噎乃翻胃之渐。”指食入即吐出的一类疾病。此病因气血亏虚,痰热或寒痰郁结于胸膈所致。症见食入而吐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