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洗兵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洗兵雨典源出处 《太平御览》卷十引《六韬》曰:‘文王问散宜生:‘卜伐纣吉乎?’曰:‘不吉。’钻龟,龟不兆,数蓍交加而折。将行之日,雨辎车至轸。行之日,帜折为三。散宜生曰:‘此卜四不祥,不可举事。’太公进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辎车至轸,是洗濯甲兵也。’” 《说苑·权谋》:“武王伐纣,过隧斩岸,过水折舟,过谷发梁,过山焚莱,示民无返志也。至于有戎之隧,大风折旆 (pei),散宜生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风霁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啬,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洒兵也。’卜而龟熸(jian),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不利以祷祠,利以击众,是熸之已。’故武王顺天地,犯三妖而禽纣于牧野,其所独见者精也。” 洗兵雨典源出处 《太平御览》卷十引《六韬》曰:‘文王问散宜生:‘卜 伐纣吉乎?’曰:‘不吉。’钻龟,龟不兆,数蓍交加而折。将行之日,雨辎车至轸。行之日,帜折为三。散宜生曰:‘此卜四不祥,不可举事。’太公进曰:‘是非子之所知也,祖行之日,辎车至轸,是洗濯甲兵也。’” 《说苑·权谋》:“武王伐纣,过隧斩岸,过水折舟,过谷发梁,过山焚莱,示民无返志也。至于有戎之隧,大风折旆 (pei),散宜生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落兵也。’风霁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啬,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非也,天洒兵也。’卜而龟熸(jian),散宜生又谏曰:‘此其妖欤?”武王曰:‘不利以祷祠,利以击众,是熸之已。’故武王顺天地,犯三妖而禽纣于牧 野,其所独见者精也。” 释义用法 武王伐纣,遇大雨,有人认为不吉,不宜出兵,而武王(一作太公) 认为是天洗甲兵,可以出征。后用此典形容军队出征。 用典形式 【洗甲】 清·张景祁:“甚日炎洲洗甲,沧海独波倾?” 【洗兵】 南朝梁·简文帝:“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唐·岑参:“洗兵鱼海云迎阵,秣马龙堆月照营。” 【洗甲兵】 唐·杜甫:“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明·于谦:“人间玉石铭勋业,天上银河洗甲兵。”清·黄遵宪:“六月中兴洗甲兵,金陵王气复升平。” 【洗兵马】 金· 王渥:“万里天河,更须一洗,中原兵马。” 【洗兵雨】 明·高启:“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洗兵甘雨】 清·黄景仁:“史官载笔书藏宬,洗兵甘雨倾蓬瀛。” 【洗净兵戈】 清·张景祁:“愿洗净兵戈,卷残楼橹。梦踏云峰,曙霞天半吐。” 洗兵雨 洗兵雨xǐbīnɡyǔ┃━┃ 战争胜利祝捷之词。南朝梁·萧纲《泛舟横大江》:“洗兵逢骤雨,送阵出黄云。”清·赵翼《奉和相公经略来滇敬呈四律》诗:“早带洗兵天上雨,日南地总发华滋。”参见“洗兵”条。 ☚ 弭兵 封狼居胥 ☛ 洗兵雨借指结束战争的胜利之师。清赵翼《奉和相公经略来滇敬呈四律》之一: “早带洗兵天下雨,日南地总发华兹。” 古代名物 > 天象類 > 氣象部 > 雨 > 洗兵雨 洗兵雨 xǐbīngyǔ 亦作“洒兵雨”。出師所遇之雨,古以爲老天洗刷兵器,以利征戰,故名。漢·劉向《説苑·權謀》:“風霽而乘以大雨,水平地而嗇,散宜生又諫曰:‘此其妖歟?’武王曰:‘非也,天洒兵也。’”南朝·梁簡文帝《隴西行》之二:“洗兵逢驟雨,送陣出黄雲。”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