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腺与泪道
泪腺分泌水样的泪液入结膜囊并附于角膜表面,湿润和保护角膜和结膜。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将泪液导入鼻腔。
泪腺 位于眼眶外上方的泪腺窝内,长约20mm,宽约12mm,分眶叶与睑叶,睑叶比眶叶小1/2~1/3。叶又分成小叶。每个小叶有许多腺泡,腺泡与小叶内导管相连,最后汇集成6~12条排泄管,开口于上穹窿结膜外上部,在上睑板上缘约4~5mm处。泪腺是浆液性复管泡腺。腺泡腔较大,腺细胞为柱状,底面附着基膜。上皮和基膜之间有能收缩的肌上皮细胞。电镜观察,腺细胞有丰富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脂滴和分泌颗粒,细胞游离面有不规则的微绒毛,相邻细胞之间有镶嵌连接。小叶内导管上皮呈低柱状或立方形,也有肌上皮细胞。小叶间导管和排泄管由二层细胞组成。泪腺分泌泪液,每日约0.5~0.6ml,含98%水分、少量蛋白质、无机盐和溶菌酶等,有湿润角膜和结膜及杀菌作用。另有些小腺称副泪腺。Wolfring腺位于上睑板上缘,开口于附近的结膜。Krause腺位于穹窿部,上睑有20~40个,下睑有6~8个,开口于穹窿部。Henle腺和Manz腺是结膜凹陷成的隐窝,前者在下睑板附近,后者在上穹窿部。
泪道 是泪液的排泄管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泪点为位于内眦睑缘乳头状突起顶端的小孔,上、下睑各一个,小孔为复层鳞状上皮,与睑缘上皮连续,上皮外是富于弹性纤维的致密结缔组织环和括约肌,有收缩泪点的作用。泪小管由复层鳞状上皮、弹性纤维以及眼轮匝肌组成。泪囊和鼻泪管由复层柱状上皮(多为二层细胞组成,有杯形细胞)以及富于弹性纤维和静脉丛的结缔组织构成。鼻泪管开口于鼻腔的部分为假复层柱状上皮。泪液藉毛细管吸收作用入泪点,再借眼轮匝肌活动发生的唧筒作用,经泪小管和泪囊流入鼻腔。泪湖底有隆起的小块软组织,称泪阜。它表面被覆复层鳞状上皮,固有层含骨胳肌纤维、汗腺、小泪腺,并有细毛和皮脂腺。睑内侧联合积存的白色分泌物主要是这些皮脂腺的产物。
泪腺和泪道均受眼动脉发出的分支供应,由面静脉回流。泪腺的感觉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的眼支。面神经的副交感神经纤维支配泪腺分泌。泪道的感觉神经有三叉神经的眼支和上颌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