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泥炭化作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泥炭化作用paludization

沼泽地自然植物残体在强烈嫌气还原条件下分解不完全而大量积累的过程。在河湖附近积水洼地,山间谷地及平原低洼地形部位,地表积水或过度潮湿,生长着许多沼泽植物,在多水、嫌气分解条件下,植物有机残体分解缓慢,产生低分子有机酸,抑制微生物活动,植物残体的矿质化和腐殖质化均受抑制,致使半分解和弱分解的植物残体在表层不断积累和增厚,形成泥炭。随地理水文条件不同,沼泽植被类型亦不同:❶在深水条件下,生长水生植物,如苔草、藨草、睡莲、眼子菜、浮萍等;
❷在浅水洼地,生长喜水草本沼泽植物,如芦苇、香蒲、苔草、棉花、莎草等;
❸在寒冷地区分水岭森林采伐迹地,生长着喜湿木本植物,如沼柳、空心柳、越桔柳、黄花、忍冬、水越桔、矶踯躅等灌木及柳、桦、赤杨、臭松等乔木,或金藓、水藓、灰藓、泥炭藓等类植物。泥炭是含水量很高的有机分解产物,它的组成中含有处于不同嫌气分解阶段的植物器官和多种有机化合物,呈暗棕色至棕黑色,疏松多孔,呈海绵状,容重小(0.15~0.20克/厘米3),含有机质多,矿质元素含量较少。泥炭层的厚度小者几十厘米,厚者可达数米,泥炭有很强的持水能力,含水量少者约400%(低位泥炭),多者可达1000~2000%(见泥炭土)。

泥炭化作用paludification

沼泽地区植物残体等有机物质得不到充分分解而形成泥炭层的过程。土地在排水不良的条件下,沼泽植物生长繁茂,残体在水分过多、缺氧还原环境中,嫌气微生物活动占优势,土壤表层积累的大量粗有机质得不到彻底分解,供沼泽植物吸收的矿质养分愈来愈缺乏,有机残体逐渐增厚,难分解的物质如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树脂、蜡质等物质逐渐积累,甚至植物残体的形态还可辨别,这些未充分分解的有机质构成了泥炭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9:4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