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法门寺塔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宗教類(上) > 聖迹寳塔部 > 名塔 > 法門寺塔 法門寺塔 fǎménsìtǎ 亦稱“護國真身塔”、“大聖真身寳塔”。座落於陝西扶風縣城北法門鄉法門寺内。以其在法門寺,内藏釋迦牟尼佛指骨,故稱。始建年代不詳,至遲唐代已有。原爲木塔,四層。明時崩圮,萬曆七年(公元1579年)重建磚塔,十三層,高約十三丈五尺。第一層南北東西分别題額“真身寳塔”、“美陽重鎮”、“舍利飛霞”、“浮圖耀日”。公元1987年5月,於寳塔地宫中發現佛指舍利四枚及大量珍貴文物。《舊唐書·韓愈傳》:“鳳翔法門寺有護國真身塔,塔内有釋迦文佛指骨一節。其書本傳法三十年一開,開則歲豐人泰。”宋·邵博《聞見後録》卷二十八:“鳳翔府祁陽鎮法門寺塔,葬佛手指骨一節,唐憲宗盛儀衛迎入禁中,韓吏部表諫者。塔下層爲大,有石芙蕖,工製精妙,每芙蕖一葉,上刻一施金錢人姓名……所葬佛指骨置金蓮花中,隔琉璃水晶匣可見。”宋·釋志磐《佛祖統記》卷四十一:“元和十四年敕翰林學士張仲素撰《佛骨碑》,其略曰:‘岐陽法門寺鳴鸞阜有阿育王造塔,藏佛骨指節,太宗特建寺宇,加之重塔;高宗遷之洛邑;天后薦以寳函;中宗紀之國史,肅宗奉之内殿;德宗禮之法官。據本傳必三十年一開,則玉燭調、金鏡朗、氛祲滅、稼穡豐。”清·畢沅《關中勝蹟圖志·鳳翔府·古蹟》:“清門寺在扶風縣北二十里崇正鎮……謹案,寺有千佛像碑一鋪……又有大聖真身塔碑銘,大曆十三年四月立,張彧撰文,楊播正書。又有秦王重修寺塔記,天祐十九年二月立,薛昌序撰文,王仁恭正書。”民國《續修陝西通志稿·古蹟二·鳳翔府》:“法門寺在縣(扶風)北二十里崇正鎮,唐迎佛骨地也。故有木塔四層,相傳埋佛指骨,三十年一開,開則年豐人和。故唐帝奉之,宋徽宗書‘皇帝佛國”四字於山門。明代木塔崩,啟視深數丈,水銀爲池,泛金船其上,内匣貯佛骨。萬曆中楊禹臣重建磚塔,碑甚多。(邑志)”又《金石十四·無憂王寺寳塔銘》:“按此碑題曰大唐聖朝無憂王寺大聖真身寳塔碑銘。據碑文則無憂王寺之額是中宗所題,其在隋時爲誠實道場,唐武德年間改爲法門寺……(王氏《金石萃編》)。”參見本類“法門寺”。 法门寺塔 法门寺塔又称护国真身塔。在今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内。传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建佛舍利塔八万四千座,19座在中国,法门寺塔即其一。始建于东汉熹平年间,为四级木塔。多次倾圯,又多次重建。因塔下有佛指骨,北魏和隋均有迎佛骨之举。唐代更盛,太宗、高宗、武则天、肃宗、德宗、宪宗和懿宗,都举行了盛大的迎请佛骨活动。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谏阻宪宗迎请佛骨,远贬潮州。明隆庆年间,木塔毁于地震。万历七年(1579)至三十七年重修,改为楼阁式八角砖塔。共13层,高47米。一层四面题“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霞”、“浮图耀日”。二层以上,每面有一拱形龛,内置佛、菩萨像及经文。顶部如伞,上有铁铸塔刹。1981年8月,塔西半边坍塌。1987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塔基下地宫所藏佛指舍利及其八重宝函,还有大批唐代文物。这是震惊中外的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塔已于1988年重修。 ☚ 法门寺 太平寺宋塔 ☛ 法门寺塔 法门寺塔又称护国真身塔。在今陕西扶风县法门寺内。传说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建佛舍利塔八万四千座,19座在中国,法门寺塔即其一。始建于东汉熹平年间,为四级木塔。多次倾圯,又多次重建。因塔下有佛指骨,北魏和隋均有迎佛骨之举。唐代更盛,太宗、高宗、武则天、肃宗、德宗、宪宗和懿宗,都举行了盛大的迎请佛骨活动。元和十四年(819),韩愈谏阻宪宗迎请佛骨,远贬潮州。明隆庆年间,木塔毁于地震。万历七年(1579)至三十七年重修,改为楼阁式八角砖塔。共13层,高47米。一层四面题“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霞”、“浮图耀日”。二层以上,每面有一拱形龛,内置佛、菩萨像及经文。顶部如伞,上有铁铸塔刹。1981年8月,塔西半边坍塌。1987年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塔基下地宫所藏佛指舍利及其八重宝函,还有大批唐代文物。这是震惊中外的一次重大考古新发现。塔已于1988年重修。 ☚ 法门寺 太平寺宋塔 ☛ 法门寺塔 法门寺塔中国佛教建筑。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公里的法门寺内。传建于东汉,并谓系阿育王所建84000塔之一,故又称“阿育王塔”; 以塔中自古藏有佛指舍利,亦被称为“真身宝塔”,俗称佛舍利塔。今人考证该塔应初建于北魏。历史上屡毁屡建,现存塔为明万历七年 (1519) 重建。为13层6角雕檐刻拱砖塔,高45米,其第一层南、北、东、西分别有“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霞”、“浮图耀日”题额,二至八层,檐下均刻出额枋、斗拱,以叠涩出檐,八层以上各层仅作叠涩出檐。每层六面均开窗,塔顶有葫芦形塔刹。1981年秋大雨,塔身倒塌大半,发现大批佛经、佛像; 1987年4月,塔下地宫内出土佛指舍利4枚(真身一枚,影骨3枚),以及大量唐代纺织品、金银器、瓷器等,轰动于世。该塔现已修复。 ☚ 法隆寺 空海 ☛ 法门寺塔明代寺塔。位于陕西省扶风县城北10千米的法门寺内,建于明万历七年(1579年)。密檐式砖塔,高45米,通高13层,雕檐刻拱,庄严复杂。第一层南、北、东、西分别题额真身宝塔、美阳重镇、舍利飞霞、浮图耀日等精美图案。塔秀丽庄严。陕西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对此塔地宫进行发掘、修缮,发现有轰动世界的、盛放释迦佛舍利指骨的金棺银椁、金银器、瓷器、琉璃器等,制作工艺异常精美。对研究中国佛塔的建筑及工艺品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此塔1981年因霪雨倒塌。参见“法门寺”。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