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法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法成

法成

法成(生卒年不详) 早年读书习文,尤喜诗词,后因世道变乱,亦不得志,而出家为佛徒,居江南山林佛寺。具体事迹未详。

☚ 无弦琴   山居 ☛

法成

吐蕃佛经翻译家。后藏达纳(今西藏谢通门境内) 人。属桂氏家族。九世纪三十年代,住沙州 (今甘肃敦煌)永康寺, 从事汉藏文佛经对译。后又至甘州(今甘肃张掖), 住修多寺, 继续译经。唐大中二年(848), 沙州地方豪酋*张义潮起义归唐后,复返沙州,住开元寺讲经。所译藏汉文典籍达二十三种之多。

法成

法成

南朝宋时禅僧。凉州(甘肃武威)人。精于禅法,同时也博通经律。修习禅定,功力甚深。后南游至蜀中,教授禅法,跟他学习禅法的人非常多,凉州禅法遂弘扬于四川一带。

☚ 道法   法期 ☛

法成

法成

唐代吐蕃僧人、佛经翻译家。初居吐蕃本部(卫藏),后移居沙州(今敦煌)、甘州(张掖)一带。出身桂氏,全称“桂·却楚”,意译“桂·法成”。唐大中三年(848)吐蕃撤出沙州后,仍留居归义军管内,称“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精通梵、汉、藏文字,深晓佛学,经常在沙州开元寺、永康寺,甘州修多寺,张掖等地讲经传法,翻译并集录佛经。从学者众多,汉僧明照、法镜等10余人常随其闻法。译有藏汉文佛经23部。今存大藏经中尚保留其不少著述。是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者。

☚ 班第钦布贝吉云丹   贡巴饶色 ☛
法成

法成

南朝宋时禅僧。凉州(甘肃武威)人。精于禅法,同时也博通经律。修习禅定,功力甚深。后南游至蜀中,教授禅法,跟他学习禅法的人非常多,凉州禅法遂弘扬于四川一带。

☚ 道法   法期 ☛

法成

法成

唐代吐蕃僧人、佛经翻译家。初居吐蕃本部(卫藏),后移居沙州(今敦煌)、甘州(张掖)一带。出身桂氏,全称“桂·却楚”,意译“桂·法成”。唐大中三年(848)吐蕃撤出沙州后,仍留居归义军管内,称“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精通梵、汉、藏文字,深晓佛学,经常在沙州开元寺、永康寺,甘州修多寺,张掖等地讲经传法,翻译并集录佛经。从学者众多,汉僧明照、法镜等10余人常随其闻法。译有藏汉文佛经23部。今存大藏经中尚保留其不少著述。是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者。

☚ 班第钦布贝吉云丹   贡巴饶色 ☛

法成

吐蕃僧人。生活于大约833—859年左右。佛经翻译家。早年居吐蕃,后移居沙州(今敦煌)、甘州及张掖一带。出身桂氏族,全称“桂·却楚”,意译“桂·法成”。在其所译佛经上署名“大蕃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唐大中二年(848),吐蕃败离沙州后,署名为“国大德三藏法师沙门法成”,简称“沙门法成”或“法成”。吐蕃晚期著名佛学家,也是汉藏佛教文化交流的重要传播者,致力于唐蕃友好。精通梵、藏、汉3种语文,深晓佛学。经常在沙州开元寺、永康寺、甘州修多寺、张掖等地讲经传法,翻译并集录佛经。从学者众多,汉僧明照、法镜等10余人常随其闻法。译有藏汉文佛经23部,藏译汉9部,汉译藏14部,另有讲经录及佛经集录等。其中不少著述今存大藏经中传世,显教的《解深密经十释》及密宗的《十一面观音心咒》、《十一面观音陀罗尼》、《观自在如意轮心要陀罗尼》等汉文佛经,即经其手译成藏文。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10:2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