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俑
秦代陶俑。1976年在秦始皇陵一号兵马俑坑发现。共163件。按其姿态、服饰和排列位置,可分四种:一、跪式背弓俑24件。分布在第一单元南北两个东西洞内。每个过洞各有身高约1.2米、面东跪式背弓武士俑两行,每行六件。均右膝着地,左腿蹲曲。身、首向前方倾斜。两目前视。两手在身的右侧上下作握弓状。身穿战袍,外披铠甲。头顶右侧或左侧挽髻。二、徒手步兵俑36件。分布在第一单元的东西长廊和南北边洞中。分别排列成二行横队或三行纵队。均身穿战袍,胫着护腿,足登皮靴。身高1.80~1.90米。三、身披铠甲武士俑9件。其中将军俑面部威严,络缌胡须。身高1.95米。两足分开站立。右手紧握,左臂手腕,双手交置腹前,作柱剑状。其余均身穿战袍,外披铠甲,胫著护腿,足穿方口鞋,两足分立,手作持兵器状。四、跟随战车徒兵俑94件,出土于探方西段。有的身披铠甲,头梳宽辫,腿札行滕,足穿方口履。手多作握长兵器状;有的两臂下垂,双手握拳,状心向前,持物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