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邻苯基苯酚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邻苯基苯酚 别名 邻羟基联苯、oPP 编码 GB 17.024;INS 231 化学结构 C12H10O 相对分子质量 170.21 性状 白色、淡黄色或淡红色结晶粉末、薄片或块状,有特异气味,熔点55.0~57.5℃,沸点280~284℃。易溶于脂肪、植物油及乙醇等大部分有机溶剂。难溶于水,溶解度为0.7g/L(25℃)。可溶于碱性水溶液。 制法 (1)由2-氨基联苯经重氮化后水解而得。 (2)由2-二苯并呋喃与金属钠加热至200℃,再用酸分解而得。 质量标准 鉴别方法 (1)取本品的乙醇溶液(1+100)1mL,加硼酸钠溶液4mL(1+500)和2,6-二氯苯醌氯亚胺少许,摇混,即呈蓝色至靛蓝色。 (2)取本品的乙醇溶液(1+10)1mL,加甲醛-硫酸试液(取0.2mL甲醛与10mL硫酸混合,用时现配),溶液分成二层,在界面处呈粉红色。 毒理学依据 1.LD50 大鼠口服2.43~3.00g/kg(bw)。 小鼠口服1.20g/kg(bw)(雄性); 1.05g/kg(bw)(雌性)。 2.ADI 0~0.2mg/kg(bw)(FAO/WHO,1994)。 使用 水果贮藏期防腐剂。 1.使用注意事项 (1)邻-苯基苯酚在5mg/kg以上,能抑制微生物中胡萝卜素的合成;对微生物细胞壁具有非特异性的变性效应;抑制细胞中的NAO-氧化酶。 (2)邻-苯基苯酚既能抗霉菌,又能抗细菌,在水果贮藏期的防腐中主要是对霉菌起作用。 (3)邻-苯基苯酚与苯甲酸、山梨酸等防腐剂不同,它的抗菌作用随pH的升高而增强,即它的离子态的抗菌作用比分子态的抗菌作用更好。 2.使用范围及使用量 (1)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 2760-1996)规定:用于柑橘保鲜,最大使用量1.0g/kg,残留量小于12mg/kg。 (2)实际使用参考: ①可用其0.5%~2%的钠盐溶液浸果。由于邻-苯基苯酚在碱性条件下效果更好,因此可预先将溶液用0.4%氢氧化钠调节pH至11.7,另可加适量优洛托品,以防果皮退色。也可将其加到包装材料中或制成果蜡应用。邻苯基苯酚含量为0.68%~2%。 ②通常,在水果中邻苯基苯酚的最高残留限量(MRL)为:苹果、柑橘、黄瓜、辣椒、菠萝、番茄,10mg/kg;李子、马铃薯,15mg/kg;胡萝卜、桃,20mg/kg;甜瓜、梨,25mg/kg。 ③邻苯基苯酚若与联苯、噻苯咪唑合用,效果更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