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云fǎ yún(字)灌顶,唐代高僧。 法云(1088—1158)宋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俗姓戈,字天瑞,号无机子。世居彩云里。幼从慈行彷公出家为僧。绍圣四年(1097 年)从通照法师习天台宗。谒天竺敏法师,得法于南屏清辩大法师。政和七年(1117 年)住持松江大觉教寺,赐号普润大师。绍兴十四年(1144 年)住苏州景德寺,大兴莲社胜会,仍建八关斋会及金光明、法华大悲圆觉金刚等会。博通经史佛典,通梵语,编有《翻译名义集》。另注解《金刚经》及《心经疏钞》,著有《息阴集》等。 法云fǎ yún佛教比喻佛法如云,覆盖一切。《华严经》: “不坏法云,徧复一切。” (例)法云容曳舒群岳,教网张罗满太空。(十二156·) 法云 法云公元467—529梁朝高僧,俗姓周,宜兴阳羡人。自幼出家,师事僧成、宝亮、玄趣、僧柔、慧次等。后于妙音寺主讲《法华经》、《净名经》、名声大噪。梁武帝下诏令诸名僧撰写《成实论》义疏,法云合撰为《成实论义疏》四十科四十二卷,奉敕宣讲三次。后敕任光宅寺主,创立僧制。普通六年(525)任大僧正,成为南北朝时成实宗论师之一,并与僧旻、智藏称为梁代三大法师。诗并见《乐府诗集》卷四十八。 ☚ 惠偘 惠标 ☛
法云 法云佛教名词。陈何处士《通士人篇》:“香盖法云起,花灯慧火明”。法云谓道法如云,覆盖一切。《华严经·入法界品》:“深入菩萨行,乐闻胜法云。” ☚ 法苑 法像 ☛ 0000293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