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沼泽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沼泽土bog soil地表长期积水、生长喜湿性植被条件下形成的土壤。分布在排水不畅的平原洼地、湖沼边缘、江河滞洪洼地以及山间沟谷,以中国东北的三江平原、川西北高原的若尔盖地区分布面积较大。土体上部含大量有机质或泥炭,下部为潜育层,中间有的具锈色过渡层,是有机质积累及还原作用强烈的土壤。母质主要为河湖沉积物,质地较黏,温暖季节植被生长繁茂,冬季寒冷,有机质分解程度低,表层为黑色的腐泥层或泥炭,有机质含量高达10%~25%,C/N比14~20;潜育层呈青灰色或蓝色,还原性物质总量为10 cmol/kg,Eh在250 mV以下。土壤多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干旱区为碱性。重点改良措施是排除积水,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 沼泽土发育于长期或季节性渍水的沼生植被和湿生植被下的一种隐域土壤。四川省是中国主要沼泽土分布区之一,沼泽土面积800多万亩,主要分布为川西北高原低洼沼泽地,其中以若尔盖沼泽最多。在长期渍水和季节性渍水的条件下,土壤通透性差,微生物活动受到抑制,有机物残体不能充分分解而大量累积,形成沼泽土特有的泥炭层。其下是潜育层。土壤呈微酸性,有机质含量高达10%以上。蕴藏着丰富的泥炭资源,可综合开发利用。 沼泽土属潮湿土系列。多位于扇缘、湖滨低洼地段,总面积约99万公顷。所处地下水位一般都在1米以内变化,土壤在沼泽植物或水生杂草参与下进行着弱腐殖化过程的同时,下部演水层中还发生着嫌气条件下的潜育化过程,所形成的灰蓝色潜育层是沼泽土的标志层。 沼泽土形成于低洼潮湿喜湿植被下的土壤。剖面有2层:泥炭层和潜育层。泥炭层厚度0.5~3 m,容重0.2~0.5g/cm3,有机质含量20%~60%,泥炭持水量相当于自身重量的300%~600%。潜育层质地为壤土—黏土。有机质含量高,如东北沼泽土一般有机质达10%~20%,高者达50%~70%。中国沼泽土分5个亚类:沼泽土、草甸沼泽土、腐泥沼泽土、泥炭沼泽土、盐化沼泽土。 沼泽土 沼泽土zhaozetu受地表水和地下水长期浸润而形成的土壤。分布最广的地区是寒带森林苔原地带和温带森林草原地带。典型沼泽土的剖面构型为“H—G”型,即由泥炭层和潜育层组成。根据有机质的累积状况和潜育化程度,划分为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沼泽土、泥炭——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和泥炭土五个亚类。防洪排涝降低地下水位,改善土壤通气条件,促进有机质分解,是沼泽土农业利用的首要措施。 ☚ 水成土壤 盐成土壤 ☛ 沼泽土在积水和地下水浸渍及湿生植物作用下形成的土壤。世界上分布极广。中国以东北和川西北的松潘草地较为集中。剖面上有两基本发生层:上部为泥炭层或半腐解的粗腐殖质层,下部为潜育层。按泥炭累积或土壤腐殖质状况与潜育化程度不同,可分为草甸沼泽土、腐殖质泥炭土、泥炭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泥炭土等五个亚类。沼泽土在排水落干后,可发展牧业或种植水稻。 沼泽土 沼泽土zhɑozetu零星分布于泾、渭等河滩的局部洼地上。主要有泾阳县中张河滩、咸阳市秦都区长陵河滩及武功县到秦都区的渭河滩局部芦苇和湿草地零星分布,兴平市胭脂河故道也有小片沼泽土。面积846.43公顷,占土壤总面积的0.08%。沼泽土地下水出露地表,或地形低洼水分汇积成芦苇滩或湿草地,排水不畅。生长喜湿或沼生植物,常见的有芦苇、菖蒲、莎草、三菱草、苔草、灯心草、藻类等。沼泽土表层为半分解腐殖质层,厚约10厘米,下层为灰庆蓝色潜育层,厚约30厘米,土体中水分过饱和,地下水位在0.5米以内。 ☚ 泥河沟 泾阳电磁线缆基地 ☛ 沼泽土marshy(/boggy)soil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