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治书侍御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治书侍御史

治书侍御史

官名。汉宣帝常往宣室决事,命侍御史二人随侍管理书籍,后遂设治书侍御史一职。三国魏治书侍御史掌律令。

☚ 荩臣   潼关 ☛

治书侍御史

官名。汉宣帝常往宣室处理大事,命两个侍御史跟在身边管理书籍。后设此职。三国时期的魏国由它管理法令。晋代沿用。隋代称为持书侍御史。唐代避高宗 (李治) 讳, 改名御史中丞。元代重新设置治书侍御史,负责监督全国官员。明代洪武元年也设立此职,九年后被废止。见《后汉书·百官志》、《通典·职官》、《续通典·职官》。

治书侍御史

官名。亦称“执书侍御史”。汉宣帝常于每年秋季亲自前往宣室决狱,命侍御史二人持法律文籍随侍,治书侍御史之职即起源于此。东汉亦置二人,选明法律者任之,“凡天下诸谳疑事,掌以法律当其是非。”历代沿置。三国曹魏以治书侍御史掌律令,南朝各代以其掌举劾。又魏、晋、南朝时,并以治书侍御史分统侍御史。北魏时,以其“掌纠禁内朝会失时、服章违错;饷宴、会见悉所监之。”北周改称“司宪上士”。至隋代复称治书侍御史。隋因避杨忠之讳,不设“御史中丞”,以其兼“中丞”之任。唐高宗李治时,因避讳,废“治书侍御史”之名,改称“御史中丞”。元代复置,掌纠察百官。明太祖洪武九年废。

治书侍御史

治书侍御史

官名。汉代始置。此后历代置废不一。掌纠劾百官违法乱纪之事。《晋书·职官志》: “治书侍御史: 案汉宣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2人治书侍侧,后因别置。谓之治书侍御史,盖其始也。及魏,又置治书执法,掌奏劾,而治书侍御史掌律令,二官俱置。及晋,唯置治书侍御史,员4人。泰始四年 (公元268年) 又置黄沙狱治书侍御史1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治之。” 《金史·百官志一》: “御史台: ……治书侍御史2员,从六品。”《隋书·百官志上》:“御史台,梁国初建……属官治书侍御史2人,掌举劾官品第六已下,分统侍御史。” 《百官志中》: “ (后齐) 御史台,掌察纠弹劾。中丞1人,治书侍御史2人……”《百官志下》: “御史台增治书侍御史为正五品。” 《元史·百官志二》: “御史台: ……治书侍御史2员,正三品。掌纠察百官善恶、政治得失。”

☚ 治礼下士   治中从事史 ☛
治书侍御史

治书侍御史

官名。西汉宣帝置2人,掌图籍文书,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东汉隶御史台,以熟悉法律者充任 凡疑难案件审理,皆依据法律定其是非。秩六百石。魏因置,掌度支运。晋置4人,武帝泰始四年 (268) 又置黄沙狱持书侍御史1人,掌诏狱,后省。太康 (280—289) 中,省2员。南朝皆置,分领侍御史诸曹。兼掌举劾。北朝位望较重,掌纠禁内朝会失时、服章违错等。魏、晋、宋六品,梁六班,陈七品,北魏初五品上,太和(477—499) 末六品上,北齐从五品下。隋御史台置2人,掌贰大夫,主持台务,从五品下。唐高宗李治即位改名御史中丞,为大夫副贰,正五品上。金置2人,从六品。元世祖至元五年 (1268) 始置御史台,治书侍御史。从六品,二十一年升正六品。至成宗大德十一年 (1307) 升为正三品。明初置为御史台属官,正三品,寻罢。

☚ 御史中丞   殿中侍御史 ☛

治书侍御史zhì shū shì yù shǐ

官名。汉置,掌评全国审判定案中的疑事。《后汉书·百官三·御史中丞》:"治书侍御史二人,六百石。本注曰:掌选明法律者为之。凡天下诸谳疑事,掌以法律当其是非。"注:"胡广曰:孝宣感路温舒言,秋季后请谳。时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书,御史起此。后因别置,冠法冠,秩百石,有印绶,与符节郎共平廷尉奏事,罪当轻重。"又《晋书·职官志》:"汉宣帝幸宣室,斋居而决事,令侍御史二人治书侍侧,后因别置,谓之治书侍御史,盖其始也。"其后,魏、晋、宋、齐、梁、陈、北齐、隋皆沿置。《晋书·职官志·治书侍御史》:"及魏,又置治书执法,掌劾奏,而治书侍御史掌律令,二官俱置。及晋,唯置治书侍御史,员四人。泰始四年,名置黄沙狱治书侍御史一人,秩与中丞同,掌诏狱及廷尉不当者皆治之。"见《宋书·百官下·治书侍御史》、《南齐书·百官志·御史中丞》、《隋书·百官上、中、下》。唐避高宗李治讳,改称中丞。宋沿唐制,置御史中丞而不置治书侍御史。金置治书侍御史二人,从六品,掌奏事,判台事。见《金史·百官一·御史台》。元代治书侍御史为正三品,掌纠察百官善恶和政治得失。见《元史·百官二·御史台》。明初置治书侍御史,正三品,洪武九年废。见《明史·职官二·都察院》。

治书侍御史

官名。西汉宣帝在宣室斋居,处理政务时令侍御史二人治书,故称治书侍御史。东汉时为御史台属官,掌审理疑难案件,秩六百石,位在一般侍御史之上。亦称治书御史。魏晋南北朝沿置,佐御史中丞掌御史台事务,监察高级官员,并分领侍御史诸曹,员二至四人。魏、晋、南朝宋皆六品,梁六班,陈七品,北魏六品上,北齐从五品。隋朝置为御史台次官,佐御史大夫掌台务,员二人,从五品。唐初沿置,太宗贞观(627—649)末改称御史中丞。唐人所修史书中,因避高宗李治讳,多称为持书侍御史。

治书侍御史

官名。汉初置侍御史十五人,并无“治书”的名目。宣帝元凤间为了结各种疑案,规定在每年秋季以后决断大狱,并选择熟识法律的侍御史二人挟书持律,在皇帝审决大案时掌依法律裁定诉讼当事人的是非。东汉沿置治书侍御史,属御史台,员额十五人,秩六百石,职掌如西汉,并参主台事。桓帝以后皇帝不亲理大狱,治书侍御史居其位而无所平理,遂为清要之官。三国魏置治书执法二人,专掌奏劾;治书御史二人,专掌律令。晋代合并此二职称治书侍御史,员额二人,太康后裁去二人。南朝宋置治书侍御史二人,分统诸侍御史。南齐沿置,掌举劾不法,并分统侍御史,员额二人。梁陈之制与南齐同。北魏治书侍御史员额未详,掌纠禁内朝会失时报章违错。北齐治书侍御史员额二人。北周无御史台,于秋官府置司宪上士,当前代治书侍御史之任。隋置治书侍御史二人,为御史大夫的副职。唐时复改治书侍御史为御史中丞,仍为大夫的副职。宋制同唐。金元时又设治书侍御史,职掌同侍御史而品秩稍逊,与前代以治书侍御史统领侍御史之制互异。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3:3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