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河豚中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河豚中毒

食用河豚引起的中毒。河豚又名鲀,为无鳞鱼类之一种,我国北自营口津沽,南至潮汕一带都有。全身类纺锤状长约1~2尺,无鳞片,表皮平滑。河豚除肌肉无毒外,其内脏如卵巢、肝脏、脾脏、卵子,血液及眼球等均含有毒素。其中由卵巢提出的毒性最强,肝脏次之,其余各内脏组织中了含有少量毒素。河豚中毒多因误食或烹调不当而引起。中毒症状一般在食后半小时到3小时内发生。河豚毒性似箭毒,主要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稍发生麻痹,然后运动神经麻痹,最后呼吸中枢和血管神经中枢麻痹。严重中毒者血压及体温下降,言语不清,声音嘶哑,呼吸困难,脉表浅而不规则,瞳孔散大,昏睡,昏迷,最后发生中枢麻痹,或房室传导阻滞,终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河豚中毒

又称“魨鱼中毒”。食用河豚鱼(一种有毒的无鳞鱼)内脏所致的中毒。卵巢含毒素量最大,其次为肝脏,新鲜和洗净的肌肉一般无毒。河豚毒素对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有麻痹作用,对胃粘膜有刺激作用。中毒者可出现恶心、呕吐,舌尖、口唇及肢端麻木,肌肉无力,吞咽困难等症状。重者可因循环或呼吸衰竭而死亡。食用河豚鱼卵巢或肝脏约20~50克即可造成死亡。尸体检验可见一般窒息征象,以及胃壁变薄、胃腔显著扩张并充满气体。

河豚中毒

病名。河豚鱼古称鲐鱼,俗称廷巴鱼。指误食河豚鱼导致的中毒症状者。见《诸病源候论·食鲐鱼中毒候》。症见呕吐、腹痛、腹泻、大便带血,继则口唇舌尖及肢体麻木,眼睑下垂,肢体软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衰竭而死亡。治疗宜中西医结合抢救。轻症可服大剂量鲜橄榄、鲜芦根汁等。《本草纲目》卷四载有解河豚毒药,如荻芽、芦花、蒌蒿、胡麻油、白扁豆、大豆汁、橄榄、五倍子、槐花、黑豆汁、紫苏汁、青黛汁、蓝汁、蜈蚣、羊蹄叶等。《辨证录·中毒门》: “人有爱食河豚,以致血毒中人,舌麻心闷,重者腹胀而气难舒,口开而声不出……方用瓜蒂散加味治之。”均可参考。

河豚中毒hétúnzhònɡdú

河豚鱼古称鲐鱼, 又名鲅鱼、小玉斑、大玉斑、乌狠等。指因误食河豚鱼中毒。出《金匮要略》。症见呕吐, 腹痛, 腹泻, 大便带血, 继则口唇舌头及肢端麻木, 眼睑下垂, 肢体瘫软, 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迅速出现呼吸、循环衰竭。治宜中西医结合抢救。《本草纲目》载有解河豚毒药, 如荻芽、芦花、蒌蒿、胡麻油、白扁豆、大豆汁、橄榄、五倍子、槐花、橘皮、黑豆汁、紫苏汁、青黛汁、蓝汁、蜈蚣、羊蹄叶等, 可参考应用。

河豚中毒

河豚中毒

河豚(Tetrodon)又名鲀鱼,属河豚科,为无鳞鱼的一种。产于我国沿海各地及长江中下游、汉江、珠江、鸭绿江等江河。误食河豚及其内脏可引起中毒。也有单吃河豚的卵(做菜)而中毒死亡的病例报告。河豚卵巢或肝脏的致死量约为20~50g。
河豚的卵巢、睾丸、肝脏、皮肤、血液、眼球及脑髓均含有毒素。新鲜和洗净的肌肉一般无毒; 但如河豚死后较久,内脏中毒素可逐渐侵入肌肉,仍可能引起中毒。又某些品种如双斑东方鲀及条纹东方鲀的肌肉也含有毒素。河豚所含毒素主要为河豚毒素及河豚酸。河豚毒素作用于消化道引起急性胃肠炎;并有似箭毒样作用,使神经中枢和神经末梢麻痹,先是感觉神经麻痹,舌尖、口唇及肢端发麻,继而运动神经麻痹,肢体无力,甚至软瘫。以后血管运动中枢麻痹导致血压下降,脉搏迟缓。呼吸中枢麻痹致使呼吸衰竭。重症患者多在2~6小时内死亡。
尸体检查 见眼结膜点状出血。口鼻腔有白色泡沫。心腔内血液呈流动性。肺及脑郁血水肿。各脏器显著郁血。胃粘膜充血及点状出血,胃显著扩张,充满气体,胃壁变薄。采取呕吐物及胃内容物作检材。
毒物鉴定 分离方法: 用浸提法或透析法由各脏器中提出,沉淀蛋白质及胆碱后,滤液蒸干,残渣用无水乙醇多次浸制,弃除醇液所剩残渣为粗制河豚毒素。
颜色反应: 河豚毒素溶于硫酸加重铬酸钾少许则呈美丽绿色。
河豚毒素溶于水,注射于小动物体内,数分钟后呈麻痹状态,最后死于呼吸麻痹和心跳停止。河豚毒素对小白鼠的致死量为0.01~0.02μg/g体重。
薄层色谱法: 展开溶剂,正丁醇:冰醋酸:水(2:1:1)。显色剂,喷以醇性氢氧化钾在120℃加温10分钟,或紫外线照射均呈黄色斑。

☚ 蛇毒中毒   鱼胆中毒 ☛
00007846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7: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