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更泄泻
病证名。 见明·秦景明《症因脉治·泄泻总论》“五更泄泻,多属肾虚,然亦有酒积、寒积、食积、肝火之不同。”“又肾虚五更泄泻。肾虚泻之症,每至五更,即连次而泻,或当脐作痛,痛连腰背,腹冷膝冷,此肾虚泄泻之症也。”参肾虚泻条。“酒积五更泄泻。酒积泻之症,每至五更腹中作痛,痛而后利,利下黄沫,小便赤色,或如米泔,此酒积泄泻之症也。 ”指由酒积所致之五更泄泻。系因浩饮失度,伤及肠胃,湿热之邪蒸酿于中,积温成热所致。 “寒积五更泄泻。寒积泻之症,每至五更则绵绵作痛,时欲大便,便而滑利,粪色淡白而不黄,此寒积泻之症也。”指由寒积所致之五更泄泻。系因形寒饮冷,伤其太阴,寒积中州所致。 “食积五更泄泻。食积泻之症,每至五更,则腹中作痛,腹皮扛起,痛而欲利,利后痛减,俗名并肛痛,此食积泻之症也。”指由食积所致之五更泄泻。系因饮食不节,宿食内停,损伤脾胃,水谷泻不化所致。“肝火五更泄。肝火泻之症,胁肋常痛,痛连小腹,夜多不寐,每至五更,小腹左一泛,急欲登厕,火性急速,一泻即止,此肝火泄泻之症也。 ”指由肝火旺所致之五更泄泻。系因恼怒伤肝,肝失条达,横逆侮脾,失其健运,肝主疏泄,木旺寅卯,至五更生旺之时,则肝火发泄所致。 今之慢性结肠炎、过敏性肠炎等似为此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