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后土庙元代戏台
元代戏曲文物。在山西河津城北二十公里古垛村后土庙内,元元贞元年(1295)创建,后历经重修,稍失风貌。此台位于神庙正殿前,坐北朝南。台基宽七点三米,深八点九五米,高一点三六米,为元代遗物。舞台木构部分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重修。面宽三间,进深二间,分前后台,前台进深三点八米,后台进深 二点七五米。悬山顶,柱头施大额枋,檐下斗拱为四铺作单下昂,蚂蚱形耍头,仍保留元代建筑风貌。这类元代创建、明清重修的舞台,在河津还有连伯高禖庙戏台(元皇庆年间(1312—1313)修,明景泰元年(1450)、正德十二年(1517)、万历十八年(1590),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重修)、北寺庄禹王庙戏台(清康熙五十二年重修)。北寺庄戏台前台基石刻有“庆楼台大行散乐 古弄吕怪眼、吕室 旦色刘春秀□元……”等字样,所记似为庆贺戏台建成而进行的演出。反映出元代河津等地戏曲的繁盛和戏班流动演出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