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河套平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河套平原黄河上游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又称“塞上江南平原”。位于内蒙古与宁夏两区相连接的黄河河套,西南起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县的沙坡头,东到内蒙古自治区清水河县的喇嘛湾。主要有前套(呼和浩特平原)、后套(前套西部)、西套(银川平原)3部分构成。介于105°~112°E,37°20′~41°20′N之间,沿黄河两岸总长约900km(西套长约300km,过渡带约100km,前后套长约500km),宽约10~90km,总面积约3.4万km2,其中前后套约为2.6万km2,西套约为0.8万km2。一般海拔900~1200m。年均温5.6~7.4℃,1月均温-14~-11℃,7月均温22~24℃,年降水量多数地区为150~400mm。黄河在5省区内形成门形(∩)弯曲,平原门北靠阴山、门内鄂尔多斯高原,门南接黄土高原,门西至贺兰山,门东临管涔山。黄河这段年过境水量约280亿m3,为河套灌区105万hm2农田,提供充足水源。 河套平原 045 河套平原黄河上游平原。在内蒙古、宁夏境内。北至阴山,南连鄂尔多斯高原,西到贺兰山,东至呼和浩特以东。东西长300公里,南北宽30—40公里,面积2.5万平方公里。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有黄河上游冲积平原、湖积平原和山麓洪积、冲积平原组成。一般分为银川平原、后套平原、前套平原(或称土默川平原、呼和浩特平原)。土壤肥沃,引黄灌溉,农业发达,有“塞上江南”或“塞上粮仓”之称。 ☚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 河套平原 河套平原Hetao pingyuan位于阴山以南、鄂尔多斯高原以北,东起自呼和浩特以东,西止于巴彦高勒(三盛公)。东西长约300公里,南北宽一般为30—40公里。河套平原的主体是由黄河上游河水冲积而成,地势西南高,东北低,海拔多在1000米左右。河套平原地处沙漠之间,气候干燥。但自古以来,我国各族人民就在这里修建渠道,引黄河水灌溉农田。现在这里地平如镜、灌渠似网,灌溉农业发达,被誉为“塞上江南”。 ☚ 成都平原 银川平原 ☛ 河套平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与阴山山脉之间,海拔1000米左右。分东西两部分:西叫后套平原。西起磴口东到乌拉山西山咀,东西长约170公里,南北宽约75公里,而积近1万平方公里;东部叫土默川平原,也叫前套平原或呼和浩特平原。西起乌拉山东麓,东至陶卜齐,南至托克托县河口以南,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自清代以来,本区各族劳动人民在河套平原上开辟沟渠,引黄灌溉。如今渠道纵横,农田遍布,是中国著名的“塞上谷仓”。 河套平原黄河上游的冲积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西起贺兰山,北到狼山、大青山,南界鄂尔多斯高原,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海拔1000米左右。它可分为3部分: 贺兰山以东的称 “银川平原” ,狼山以南的称 “后套平原” ,大青山以南的称 “土默川平原” (又叫 “前套平原” )。狭义的河套平原仅指后套平原而言。河套平原在地貌上包括山前洪积扇和冲积平原两大部分,前者约占平原面积的1/4,后者约占3/4。它是高原上的平原,海拔在950米~1200米之间,西南高,东北低,其中银川平原坡度最陡,约1/1000~1/3000。这里地面基本平坦,上部几乎全部为第四纪松散地层所覆盖,沉积厚度很大,最大可达1000米。从山区到平原内部地势由高变低,岩相由粗变细,地下水循环由快变慢,分带性相当明显。地带性土壤栗钙土和棕钙土面积不大,仅分布在洪积扇的上部和中部,长期灌溉形成的淤灌浅色草甸土则广泛发育,土层深厚,具有一定肥力。阴山与贺兰山阻挡着西北来的寒风,年平均气温介于5.6摄氏度~8.5摄氏度之间,1月平均气温-9摄氏度~-14摄氏度,7月平均气温21摄氏度~24摄氏度,≥10摄氏度积温为2800摄氏度~3200摄氏度。其中银川平原冬夏气温及积温最高,这里不仅能满足小麦、糜谷、玉米、高粱等一年一熟的需要,一些喜温作物如水稻、棉花也都能很好地生长,并有复种的条件。但降水条件差,西部年降水仅为150毫米~300毫米,必须灌溉,东部年降水量也不过300毫米~450毫米,可勉强进行旱作。由于黄河横穿河套平原,加上水量丰、水质好,既为河套地区提供了丰富的灌溉水源,又为淤地改土提供了肥沃的泥沙。所以有“黄河百害,惟利一套”之说。早在2000多年前,这里就已开始引水灌溉农田,逐渐将此建设成为渠道纵横、旱涝保收的 “塞上米粮川” 。尤其是银川平原开发历史悠久,素有 “鱼米之乡” 和 “塞上江南”之美誉。青铜峡、黄杨闸等水利、水电枢纽工程又给河套平原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电力,加之附近煤炭资源丰富,为农业和工业发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该区地下水也很丰富,尤其是潜水和承压水在山前地带更为丰富,水量每小时大于100吨。在扇前交接洼地水位浅,常常溢出地表形成沼泽或湖泊。冲积平原地区一般水位浅,水量也较丰富,潜水水质大部分均可利用,但深层水多属高矿化水,直接影响部分潜水层,使水质变坏,并导致产生原生盐渍土。河套平原是中国商品粮基地之一,普遍、严重的土壤盐渍化,已成为农业生产中最大危害,多年实践证明: 以降低地下水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最为有效。大规模地营造农田防护林网,改造平原的农业生态环境,才能达到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协调同步提高。 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为黄河上游的冲积平原。按地形,有贺兰山以东,吕梁山以西,阴山以南,长城以北之地,包括宁夏青铜峡到内蒙古喇嘛湾之间的黄河两岸,面积约2.5万平方公里。主要有3部分构成:一、青铜峡至石咀山之间的银川平原,称西套;二、巴彦高勒与西山咀之间的平原,称河套;三、包头、呼和浩特、喇嘛湾之间的土默川,称前套。有人将海拔1200米以下黄河河套两岸称为河套平原;也有人将巴彦高勒到喇嘛湾一带称为河套平原。河套地区土壤肥沃,有灌溉之利,农业发达,历史上向为北方游牧与中原定居农业民族争夺之地。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