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梆子
河南地方戏曲剧种。也叫河南高调,新中国称豫剧。由于语音方言的不同,在各地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多路流派:以开封为中心的唱法称“祥符调”;以商邱为中心的唱法称“豫东调”,又称东路调;以洛阳为中心流传的唱法称为“豫西调”,又称西府调、靠山簧;豫东南沙河流域流传的唱法称“沙河调”,又称本地梆。从它们的唱腔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以及音调等各方面看,可分为豫东和豫西两个声腔体系。其来源,一说明末由秦腔等与民歌小调结合而成,一说由北曲弦索发展而成。豫剧的伴奏乐器分文武场面,文场有二弦、三弦、月琴;武场有板鼓、堂鼓、大锣、手镲、梆子等。对豫剧的行当,俗话说: “四生四旦四花脸,八个场面(即一鼓二锣仨弦手,梆子手镲共八口)俩箱倌。”四生是大红脸、二红脸、小生、边生;四旦是正旦、小旦、老旦、帅旦;四花脸是黑头、大花脸、二花脸、三花脸。正因为是男八女四的行当,把四生四花脸叫作外八角,以男角为主的戏叫作 “外八角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