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核仁
【名称出处】:《纲目》 【概况】: 基源 为蔷薇科杏属植物梅的种仁。 原植物 梅Armeniaca mume Sieb.[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 余项参见“乌梅”条。 【药性】: 性味 ❶ 《药性论》:“酸。” ❷ 《纲目》:“酸,平。” 功效 清暑,明目,益气,除烦热。 主治 ❶ 《本草求原》:“治暑气霍乱。” ❷ 《本经逢原》:“清妇人子脏中风气积滞。”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4.5g;或入丸剂。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承泽丸(《千金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30g,葛上亭长7枚,泽兰子75g,溲疏60g,藁本30g。 上6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2丸,日3,不知稍增。 单方应用 《肘后方》:“治代指:梅核中仁熟捣,以淳苦酒和敷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