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沙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古代名物 > 武備類 > 車船具部 > 戰船 > 沙船 沙船 shāchuán 明代水軍中之小型平底戰船。主要用於近海偵察、巡弋及裏港内河作戰。明·鄭若曾《江南經略·沙船論五》:“寇舶之來,有母船,有子船。母船高大,非吾沙船之所能敵,須用福船廣船以當之;其子船則沙船可以相敵。要之,母船僅可行於大洋,亦不能近岸,賊欲登岸,必用子船,吾以沙船禦其子船而避其母船,則母船雖大猶之無也。”明·茅元儀《武備志·戰船二》:“沙船能調戧使鬥風,然惟便於北洋,而不便於南洋,北洋淺,南洋深也。沙船底平,不能破深水之大浪也。” 古代名物 > 交通類 > 舟船部 > 特用船 > 沙船 沙船 shāchuán 平底淺水船。宋時稱平底船,明中葉稱沙船。平底、多桅、方頭、方躺。淺灘遇沙不易擱淺。江蘇、山東之沿海漁船多用此船。明·茅元儀《武備志·軍資乘·沙船》:“沙船能調戧使鬬風,然惟使於北洋,而不便於南洋,北洋淺南洋深也。沙船底平,不能破深水之浪也。北洋有滚塗浪……沙船却不畏此。”清·魏源《聖武記》卷十:“諸言舟制……曰沙船,調戧使風,三桅五桅,一日十里,大帆長馳,增以舷栅,江海是宜。”清·齊彦槐《海道南運議》:“北洋多蹟,水淺礁硬,非沙船不行。……沙船大者,纔吃水四五尺。” 沙船明代战船。因崇明沙民惯用此船而名。沙船底平,不能破大浪,宜于水稍浅处使用,不宜于南洋水深有大浪处使用。此船无翼蔽,可接战,便于守港,不便于冲敌,多与鹰船相配合。 沙船shachuan type purse seine motor sailer中国黄海、渤海区典型风帆渔船之一。分布在长江口以北,以江苏沿海为主。因能适应浅水沙滩使用,故称沙船。以张网为主,黄鱼张网船为代表船型,也可用于大围缯网、拖网作业。吃水浅,平底,无龙骨,船底两端呈弧形上翘,方头,方尾。全通单甲板、梁拱大、上铺假甲板,使甲板平阔,以利于作业,船尾部有延伸甲板。两侧装有披水板,逆风偏航角度小。抗风力较强,在6级风下能坚持作业,在7级风下可航行。桅3~5支,悬矩形硬帆,满帆顺风航速约7节。平头、方尾,阻力大。一般载重30~50 t。改装和新建机帆船时,也是主要母型船。采用“V”型船首,使阻力减小,不易上浪;尾部减小纵倾,注意搁滩时的推进器保护。船长17~18 m,船宽4.2~4.5 m,型深1.09~1.65 m,吃水1.0~1.4 m,排水量56~68 t。 沙船 068 沙船一种海船。平底,吃水浅,遇沙不搁。宋代叫作“平底船”,明代叫作“沙船”。除运载货物外,也可用作战船。据《明史·兵志四》载:“沙船可接战,然无翼蔽”。 ☚ 福船 静江龙船 ☛ 沙船 沙船沿海的一种帆船。船身大,底平吃水浅,在沙滩上搁浅时,不易损坏或倾覆,故名。常集队航行,是一支担负漕运和南北物资交流的庞大帆船队伍。业务鼎盛时期,集中于上海浏河一带之沙船,“不下三千余艘”;福建、浙江滨海居民,“非求食于网捕,即受役于商船(指沙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殖民主义国家对华贸易扩展,东南沿海航业首先遭到破坏,商船大半歇业。殖民主义国家侵夺了中国江海航权,先后在中国广开商埠,设立轮船公司,使沙船遭受排挤而衰落。 明沙船模型 ☚ 福船 舴艋 ☛ 沙船明代战船。因崇明沙民惯用此船而名。沙船底平,不能破大浪,宜于水稍浅处使用,不宜于南洋水深有大浪处使用。此船无翼蔽,可接战,便于守港,不便于冲敌,多与鹰船相配合。明代郑若曾《江南经略·沙船论五》: “寇舶之来,有母船,有子船。母船高大,非吾沙船之所能敌,须用福船、广船以当之;其子船则沙船可以相敌。要之,母船仅可行于大洋,亦不能近岸,贼欲登岸,必用子船,吾以沙船御其子船而避其母船,则母船虽大犹之无也。”明代茅元仪《武备志·战船二》:“沙船能调戗使斗风,然惟便于北洋,而不便于南洋,北洋浅,南洋深也。沙船底平,不能破深水之大浪也。” 沙船 沙船沿海的一种帆船。船身大, 底平吃水浅, 在沙滩上搁浅时,不易损坏或倾覆, 故名。常集队航行,是一支担负槽运和南北物资交流的庞大帆船队伍。业务鼎盛时期, 集中于上海浏河一带之沙船, “不下三千余艘”; 福建、浙江滨海居民,“非求食于网捕, 即受役于商船(指沙船)”。第一次鸦片战争后, 殖民主义国家对华贸易扩展, 东南沿海航业首先遭到破坏,商船大半歇业。殖民主义国家侵夺了中国江海航权, 先后在中国广开商埠, 设立轮船公司,使沙船遭受排挤而衰落。 ☚ 快蟹船 西漳船 ☛ 沙船 沙船中国古代用于航海的一种防沙平底木船。出现于唐代。首先在今江苏崇明一带使用。宋代称“防沙平底船”。元代称“平底船”。明代通称为“沙船”。10世纪初,中国沙船远航到爪哇。15世纪郑和七次下西洋,有大队的沙船随航。沙船载重量,小的250—400吨,中等500—800吨,元代海运大沙船达1200吨以上。清道光 (1821—1850)时上海沙船约3000艘,估计当时全国共有10000艘以上。沙船特点: (1) 底平能坐滩,不怕搁浅。因底平吃水浅,受潮水影响较小,较安全。(2) 沙船甚至逆风顶水也可航行,适航性能好。(3) 船宽稳性好,又有保持平稳的设备,与其他各种船相比,稳性最佳。(4) 多桅多帆。帆高、帆多,利于使风,吃水浅,阻力小,快航性能好。沙船采用大梁拱,使甲板能迅速排浪。有“出艄”,便于安装升降舵。有“虚艄”,便于操纵艄篷。舵面积大,又能升降,出海时部分舵叶降到船底以下,能增加舵效应,减少横漂。遇浅水,可以把舵升上。结构强度比其他同级航海帆船大。多水密分舱,可以提高船的抗沉性。7级风能航行无碍,又能耐浪。元代漕粮用沙船海运,从上海崇明直达直沽 (天津),多时年达352万石。沙船在明清主要用于北洋航线。因该线属近海航行,从长江口到老黄河口一段,连续有沙滩和暗沙岭多处,航行以平底沙船为宜。沙船亦有用于军事和南洋航线。 ☚ 大船连舫 驿传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