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恩吐宴蒙古族婚俗。流行于科尔沁、郭尔罗斯一带。蒙古族婚礼多提前1天男到女方迎亲。此宴是女方举行的第2道宴,为新娘出嫁前的告别晚宴。主要内容是,宴席间男方要通过对歌从女方夺来结婚吉祥物——沙恩,即羊嘎拉哈。歌称:“玲珑的小沙恩,连着骨头连着筋; 沙恩要比人哟,连着男女两家亲”。席间,经男女双方激烈赛歌,直唱到迎亲时辰已到,宴席才告终,女方将其交给男方,男方作为吉祥物永久保存。 沙恩吐宴蒙古族婚礼习俗。流行于鄂尔多斯等内蒙古牧区。男方到女方家迎亲之日女家设立的第二道宴。多在晚上进行,席间新郎和新娘的嫂子、姐妹们要进行争夺“沙恩”(俗称“嘎拉哈”,即羊髌骨)的嬉戏,故称。宴席开始,女方司仪端上为新郎准备的象征着儿女联姻的沙恩,但刚端上桌,便被新娘的姐妹们抢去,新郎则要设法将其要回。于是围绕着这一枚小小的沙恩,双方展开热烈的对唱或舌战。特别是男方的祝词家要靠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唱起《赞沙恩》、《亲家歌》、《姑娘的歌》、《额莫的歌》等,向对方索要“沙恩”,一直唱到《报时歌》,因为启程的时辰到了,女方的姐妹们这才依依不舍地把沙恩交还新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