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颢仿荆关山水图轴
明崇祯九年(公元1636年)。沈颢绘。纸本墨笔。纵136.7厘米,横40.8厘米。上海博物馆藏。沈颢,又作沈灏(公元1586—1661年后),字朗倩,号石天,江苏苏州人。补博士弟子员。擅书法,真、草、隶、篆无所不能。工诗文。擅画,所绘山水,名重一时。他的山水博采众家之长,尤近沈周,晚年笔墨挺秀。此外,他还深谙画理,著有《画尘》、《画传灯》等。这是作者为原室社兄所绘的一幅秋景图。临江的峭壁崖石间,几棵落尽了叶子的树,光秃秃地立于萧瑟的秋风中。无涯的水面上有一江心亭,亭中二人相对而坐,指手画脚地谈论着什么。远处拔地而起的秀峰高低错落,耸入云天,大朵浮云在山腰缭绕徘徊。画的上方有长题,并钤二方印。此图意境寥廓幽远,笔致细劲有力,墨色明快。以荆浩、关同的切玉皴法勾画山石,线条尖锐秀逸,洒脱坚韧,流畅自然,别具意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