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沈自徵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沈自徵(1591—1641)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字君庸,学者称渔阳先生。沈珫三子,张倩倩夫。庠生。入国子监。任侠仗义,雄辩谈兵,详悉九边形胜。崇祯三年(1630 年)入永平副使张椿幕御后金,于“遵永大捷”有劳绩,又劝蓟辽督师袁崇焕入觐释疑。八年计助叶绍颙平广东海寇刘香,辞荐贤良方正。九年捐田三百亩于接待教寺。晚年尽捐资产归禅院,隐居西乡茆屋躬耕。十三年再辞荐贤良方正。诗文无定体,尤工北曲,豪壮负时誉。作传奇《冬青树》,别有传奇《灞亭秋》《鞭歌妓》《簪花髻》名为《渔洋三弄》,可与徐渭并驾。著有《脍残编》《沈君庸集》等。 共1首 (词)明·沈自徵 雾锁春风,烟埋秋月,一生心事全休。 恰雨窗吊古,检点鸳俦。 多少名姝珠泪,虚染就、锦笔银钩。 伤情处,金环不见,玉叶空留。 抬头,斜阳荒冢,原来是绮阁妆楼。 怅尘缘虽破,梦境难收。 说甚裁云好手,也几度、惊彻鸡筹。 沉吟久,知音罕嗣,若个能酬。 沈自徵 沈自徵1591—1641字君庸。吴江(今属江苏)人。沈璟之侄。国子监生。少喜谈兵,曾历游西北边塞。居京师时,尝上书为诸大臣筹划边事。后告归,隐居不出。所作杂剧今知有四种,《鞭歌妓》、《簪花髻》、《霸亭秋》三种现存,合称《渔阳三弄》。《霸亭秋》写宋杜默饱学多才,却屡试不中,表达了不得志文人的心情,颇受旧时代知识分子欣赏。《冬青树》已佚。亦工诗文散曲,有《沈君庸先生集》。 ☚ 贾凫西 李玉 ☛ 沈自徵 沈自徵1591—1641字君庸,以杂剧《渔阳三弄》见称于世,人或称之为渔阳先生。南直隶吴江(今属江苏)人。沈璟从子。明国子监生,屡困场屋。负才任侠,喜谈兵,天启四年(1624)游幕东北边塞。崇祯三年(1630)返京师为诸大臣筹划军事,皆中机宜,名声大振。又尝为广东巡按叶绍顒建策平定海寇,大获成功。崇祯十三年以国子监祭酒荐被征,不就,以布衣终老。自徵颖悟过人,为诗文立就。尝于歙县结红叶社。著有《脍残篇》。作杂剧《霸秋亭》、《鞭歌妓》、《簪花髻》、《冬青树》四种,前三种合称《渔阳三弄》。后人辑其诗文词曲为《沈君庸集》,今存抄本。《全明散曲》辑录其小令二首,套数六套。其曲作大抵愤世疾俗,而风格遒劲,意境苍凉,又兼精通声律,长于传情,故多得评论家推重。清初朱彝尊《静志居诗话》云:“世有续《录鬼簿》者,当目之为第一流。” ☚ 贾凫西 郑祖法 ☛ 沈自徵 沈自徵1591—1641字君庸,吴江(今属江苏)人。沈璟侄。负才任侠,然累困场屋。崇祯二年(1629),尝客河北永平军中,为朝中当权者诱执袁崇焕。五年,在歙县结“红叶社”。十三年,以国子监长官被征,不就。自徵工词曲。尝娶同邑张倩倩,年仅三十四而殁。自徵所遭既多坎坷,故所作亦多悲伤哀怨之音。有杂剧《渔阳三弄》:《灞亭秋》、《鞭歌妓》、《簪花髻》。人以之比徐渭《四声猿》。另有《翠屏山》及《耆英会》传奇,并行于世。其《君庸先生词》一卷有《惜阴堂汇刻明词》本。 ☚ 沈宜修 汪膺 ☛ 沈自徵1591~1641Shen Zizhengplaywright of traditional opera of the Ming Dynasty. Works: Autumn of Ba Pavilion,etc.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