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畫像石。公元1954年山東沂南北寨村出土。高四八厘米,寬二三六厘米。此圖位於墓内中室東壁横額上,凸面綫刻,邊飾三角齒紋與垂幛紋,中刻樂舞百戲圖。從左至右分四組:第一組雜技,刻飛劍跳丸、七盤舞、載竿戲和踏鼓等畫像。第二組分上下兩部分,刻龐大樂隊。第三組刻雜技魚龍曼衍之戲,由走繩、裝龍、裝魚、裝豹、裝大雀、奏樂等六個場景組成。第四組是戲車和馬戲。表演者形象動作各不相同,如飛劍跳丸者,上身赤裸强健,面相粗獷,昂首而立,長鬚飄揚,兩足跳躍,雙手擲弄四把短劍;馬戲中,馬匹飛奔,人物後仰,作倒立動作。該圖内容豐富,場面宏大,氣勢壯闊,形象逼真生動。爲沂南畫像石中人物表現最精彩、生動之一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