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肇起蛟图轴
明。汪肇绘。绢本墨笔。纵167.5厘米,横100.9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汪肇,字德初、克终,号海云,休宁(今属安徽)人。工绘事,初与程达受业于詹景宣。擅画山水,师法戴进,亦工人物、花鸟,人物取法吴伟,用笔豪放不羁,自谓其笔意飘若海云,遂自号海云。他与蒋嵩、张路等齐名。龙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神异动物,能兴云降雨。蛟龙起蛰被古人认为是一种吉祥征兆,预示着有才华的人将要获得施展宏伟抱负的机会,此图描绘的即是蛟龙起蛰时的情形。在浓云密雾间,一条神异的蛟龙腾云驾雾,狂怒翻滚于太空中,并不时喷射出眩目的电火石光,霎时狂飙阵阵,树木杂草呼啸摇曳,一片天昏地暗,令人顿生敬畏恐惧之感。在一石壁老树下,一儿童跟随一老翁之后正俯身低首疾走于归途中,老翁不时回首上望,惶惶然。儿童无暇顾盼,恐惧得只顾紧随老者低首行进。画家运用“枯柴描”,草草几笔就把一老一少的惊恐神态描写得生动传神。他还运用泼墨法形象真切地绘出蛟龙腾跃、天昏地暗、山风呼啸的场景。对树石的勾勒运笔简率。此图豪放中见隽逸,表现了画家汪肇的坚实功力和独到造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