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汪康年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汪康年1860—1911

浙江钱塘(今杭州)人
1907年在北京办《京报》。1910年办《刍言报》。著有《汪康年师友书札》、《汪穰卿笔记》、《汪穰卿遗著》等。
幼名:初官
初名:灏年
字:梁卿、毅白、毅伯、穰卿
晚号:恢白、恢伯、桐翁
别名:醉醒生、醒醉生

汪康年1860—1911

清末改良主义者。字穰卿,晚号恢伯,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十八年(1892年)进士。曾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专门教授张之孙子,不久任自强书院编辑和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习。甲午战争后,目睹清朝统治日衰,认为中国不变法不能图存,倡议设中国公会,作为专门研究变法的机构,未得结果。1895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次年与黄遵宪等办《时务报》,约梁启超为主编,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后改名为《昌言报》,不久停刊。1898年办《中外日报》,以日本人安藤虎雄为董事,接受两江总督津贴,拥护清廷实行“新政”,成为清政府的实际喉舌。曾支持上海群众反对法国人侵占四明公所公墓,又曾通电中外,抗议俄国不从我东北撤军。1904年任内阁中书。1907年在北京办《京报》,很快被查封。宣统二年(1910年)办《刍言报》。次年于天津病卒。著作编为《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

汪康年

汪穰卿先生传记七卷(附遗文一卷)汪诒年杭州汪氏1938年铅印本2册,(台湾)文海
出版社近代中国史料丛刊续编第一辑
(总5)影印本184页
汪穰卿先生墓志铭林纾中国实业杂志1917年1期,碑传集补第
52卷第15页
汪康年与启蒙时期的中国报业
汪康年与《时务报》
汪康年
常胜君
沈文骞
汪仁泽
*报学1966年3卷6期
*艺文志1969年43期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人物传记第19辑第
124页
汪康年办报之心志与影响研究
新闻界名人介绍:汪康年(1860—1911)
赖光临*中国近代报人与报业(上册)第274页
中国新闻年鉴(1983)第570页
汪康年
汪康年及其报业经营
汪穰卿先生传记
梁启超与汪康年
汪康年(1860—1911)传
金梁
沈云龙
汪诒年
沈云龙
唐文治
近世人物志第325页
*近代史事与人物第149页
汪穰卿先生遗著附
*现代政治人物述论(上卷)第11页
茹经堂文集二编卷六,碑传集补卷五十二

汪康年先生年谱唐文治茹经堂文集二编卷六

汪康年

汪康年师友书札(1—4)
汪康年与《时务报》——兼谈汪梁之争的性质
汪康年与中国近代化思潮的特征
论戊戌时期汪康年的变法思想
汪康年与政治权威的依违离合
汪康年与梁启超关系变化与《时务报》兴衰
汪穰卿先生传
汪穰卿先生墓志铭
上海图书馆编
崔志海
廖 梅
黄珍德
李里峰
汤奇学 龚来国
唐文治
林 纾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1989年版4册
广东社会科学1993年3期
复旦学报1996年6期
华中师大学报1998年5期
福建论坛2000年2期
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5期
广清碑传集第十八卷第1226页
广清碑传集第十八卷第1227页

汪康年1860——1911

初名灝年,字梁卿,後改名康年,字穰卿,别署毅伯、毅白、初官、醒醉生,晚年號恢伯,浙江錢塘(今杭州) 人,1860年 (清咸豐十年) 生。幼年隨父在粤就讀私塾。1882年回里,在書局任校對工作,不久去漢口,開館授業。1889年應優貢考試,入選,旋考取八旗官學教習; 同年秋己丑科舉人。1890年受張之洞聘請赴武昌教讀張的孫輩,不久又兼任漢口自强書院編輯、兩湖書院史學齋分教。1892年中進士。1895年應康有爲之邀,參加上海强學會; 11月與曾敬貽在上海創設蒙學會,發刊《蒙學報》。翌年與黄遵憲等創辦《時務報》,任經理。1898年1月,和曾廣銓、汪大鈞等在上海設立東文學社,並集資另辦《時務日報》,首創新聞分類和分欄編輯方法。《時務報》收官辦議起,他以“商款仍歸商辦”爲由,將該報改爲《昌言報》繼續出版,《時務日報》也改组爲《中外日報》。戊戌政變後,《昌言報》停辦,《中外日報》繼續出版。1904年春,入京補應朝考,授職内閣中書。1906年清政府設學部咨議官,與嚴復等三十三人入選。1907年,在北京創辦《京報》,自任社長兼主編。1909年因楊翠喜案報社被封。1910年創辦《芻言報》。1911年武昌起義,避居天津; 同年11月4日逝世。年51歲。著有《汪穰卿遺著》、《汪穰卿筆記》等。

汪康年

155 汪康年1860—1911

报人。字穰卿,别号毅伯。浙江钱塘人(今浙江)人。光绪进士,主张变法图强。1895年入上海强学会,翌年与黄遵宪等创办著名的上海《时务报》,任经理。在办报方针上与主笔梁启超有分歧。1898年初与曾广铨、汪大钧创办《时务日报》,首创新闻分类和分栏的编排方法,最先进行版式改革,将旧版式改为近代报纸版式。同年8月,《时报》奉诏令改为官报,由康有为接办,汪以“商款仍由商办”为由予以抵制,改报名为 《昌言报》,继续出版,又将 《时务日报》改为《中外日报》。1904年去北京任内阁中枢。1907年创办《京报》。1910年创办 《刍言报》,以迄逝世。有《注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传世。

☚ 蔡尔康   英华 ☛
汪康年

汪康年1860—1911

清末报刊活动家。初名灏年,字梁卿,后改今名,字穰卿,别署毅伯、毅白、初官、醒醉生,晚年号恢伯。早年入湖广总督张之洞幕府,任自强书院编辑,两湖书院史学斋分教。光绪十八年进士。甲午战后,产生变法思想,创设中国公会。1895年参加上海强学会。翌年与黄遵宪等创办《时务报》任经理,呼吁爱国救亡、变法图强。1898年又和曾广铨、汪大钧等集资增办《时务日报》,首创新闻分类和分栏编辑方法,是我国最早进行版面改革的报纸。受张之洞操纵,排挤梁启超,控制了《时务报》。光绪皇帝谕令《时务报》改为官报后,在张之洞的支持下,将该报改名为《昌言报》,将《时务日报》改名《中外日报》。戊戌政变后,《昌言报》停刊,《中外日报》则继续出版,后接受官方津贴,成为上海道蔡乃煌所控制的官办报纸。1904年赴京任内阁中书。1907年在京创办《京报》,任社长兼总主笔,1909年被封。1909年创办海外通讯社,1910年又办《刍言报》,旋病卒。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文集。

☚ 沪报   汪精卫 ☛

汪康年1860~1911Wang Kangnian

modern proser,alos called Rangqing. Works: Remaining Works from Wang Rangqing,etc.

汪康年1860—1911

清末维新派。字穰卿。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光绪进士。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入张之洞幕,教授其孙,旋任自强书院编辑和两广书院史学斋分教习。1895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次年与黄遵宪等在上海办《时务报》,后改办《昌言报》,又办《中外日报》,以日本人安藤虎雄为总董,接受两江总督魏光焘津贴,成为清政府的报纸。1904年任内阁中书。1907年在北京办《京报》,后被查封。1910年又办《刍言报》。1911年在天津病故。有《汪穰卿遗著》、《王穰卿笔记》。

汪康年1860—1911

字穰卿,号毅伯,晚号恢伯。清末浙江钱塘(杭州)人。光绪进士。光绪十六年(1890)入张之洞幕。二十一年参加上海强学会。次年与黄遵宪创办《时务报》,任经理。曾撰文宣传资产阶级民权思想。二十四年六月(1898年7月)光绪帝诏令改《时报报》为官报,他以“商款仍归商办”为由,将《时务报》改为《昌言报》继续出版,不久停刊。同年又办《时务日报》,旋易名《中外日报》。三十年任内阁中书,三十三年在北京办《京报》,旋被查封。宣统二年(1910)办《刍言报》。有《汪穰卿遗著》、《汪穰卿笔记》等。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1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