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汪元量《一剪梅怀旧》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汪元量《一剪梅怀旧》《一剪梅 怀旧》·汪元量
汪元量 十年愁眼泪巴巴。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明窗纱。楼上胡笳,塞上胡笳。玉人劝我酌流霞。急捻琵琶,缓捻琵琶。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 此词为元世祖至元二十二年(1285),词人与幼主等自上都回大都后所作,全令表现的是作者的家国之思。以十年开头,突出地显示出时间的悠长。“今日思家”二句解释十年愁眼不开的原因。一团明晃晃的燕月更使词人愁上加愁。下片从“思家”转为怀人,先回忆离家时的情景。“流霞”,泛指美酒。“欲寄梅花,莫寄梅花”二句,以平浅的语言将词人那种极其矛盾的心理刻划得非常细腻,实是心理描写的妙笔。全令采用复沓的形式,用以表达词人那种欲说而无从说起的愁绪,深沉而低徊往复,长久积郁的乡思,可谓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汪元量《一剪梅怀旧》《一剪梅 怀旧》 十年愁眼泪巴巴。①今日思家,明日思家。一团燕月照窗纱。②楼上胡笳,塞上胡笳。玉人劝我酌流霞,③急捻琵琶,缓捻琵琶。④一从别后各天涯。欲寄梅花,莫寄梅花。⑤ 【注释】 ①十年:汪元量随三宫北上,至元十三年(1276)秋初抵大都,此词即作于至元二十三(1286)年。如果是举其整数,作年也应该在此前后几年中。巴巴:形容词尾,有极甚的意思。②燕月:大都古属燕地,故云。③玉人:一起北来的宋宫女。流霞:原指神话中的仙酒,后泛指美酒。④捻:弹奏琵琶的一种指法。汪元量为宫庭琴师,经常借琵琶以抒心声,故词中多次提及。⑤寄梅花:用南朝陆凯驿寄梅花故事。见刘辰翁《江城子》注⑤。 【译文】 十年以来,眼中含愁,泪水抛洒。今日也想家,明日也想家。燕地一轮明月,映照在窗纱。楼上吹奏起胡笳。应和着塞上的一片胡笳。 美人劝我多饮美酒,心怀畅达。急缓变化,弹奏起了琵琶。自从分别之后,各在天涯。希望能寄来一枝梅花,请不要寄来梅花。 【总案】 南宋灭亡后,随着岁月的流逝,许多人皆已对元统治者俯首称臣。汪元量却归心弥坚,此志不可夺。虽然元统治者极力引诱,对他较宽厚,但日日夜夜,他仍然要忍受思旧思家苦痛的折磨。这首词就是这样一种强烈情绪的抒发。身为南宋遗民,他始终不能习惯北方的风俗和景物,这一切只能牵引出更多的故国之思、故乡之恋。词人以泪洗面,在苦痛中煎熬余生。通篇以情带景,清疏明朗,凄切哀怨,矛盾复杂的心理活动,刻划得细腻入微。颇有民歌风味。此词作后二年,汪元量即被放归江南,总算是夙愿得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